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七子五登科 父子两乡贤

2014年03月24日07:08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七子五登科 父子两乡贤

塱头村的建筑风格极具岭南特色。

塱头村的锅耳大屋极具特色,规模大。

昔日古建筑,今朝聚会所。

  全村举人19名进士14名 广州水云边塱头村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广州花都炭步水云边的塱头村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个进士村里书香浓郁,曾有过“七子五登科”、“七子三登科”的佳话。

  文、图/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刘康

  昨日, 记者从广州市花都区有关部门获悉,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出“关于公布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位于广州花都炭步水云边的塱头村榜上有名,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据花都炭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塱头村成为广州市第二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据了解,塱头村曾科考及第的秀才有27名(含以后晋升的举人进士),举人19名(含以后晋升的进士),进士14名。

  1.7万余村报名:底蕴深厚 成功入选

  塱头村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据悉,目前广州市仅有2个村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而塱头村是从全国各地上报的1.7万余个传统村落信息中,根据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评价体系,经国家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后脱颖而出。

  走进塱头村,锅耳大屋一字排开。片片宽阔的水塘,曾经是珠江的一部分。水塘和锅耳大屋间还有很宽的空地,古老的大榕树在静静诉说着村中故事。

  塱头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是珠三角地区著名的“进士村”,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村内明清时期岭南建筑规模庞大、格局规整、品类齐全、保存完好,约有380余座的古建筑,其中明清年代的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占地面积64700平方米,为目前广州市保存规模最大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古村落。

  步入塱头村,旗杆夹、书室、书院等密布其中,仿如又听到朗朗读书声。

  24座书院鼎立:办学风气浓 书香有传承

  在书香故事中,村民说起黄皞,是塱头村人引以为豪的村里第一高官。黄皞,字时雍,号栎坡,生于明代正统五年(1440),于明代成化元年(1465)科举进士,官至云南左参政、江西布政使司,一生浮沉曲折,极富传奇。因不畏宦官刘瑾,时人称铁汉公,传闻皇帝也以此相称。

  提起黄皞,还有“七子五登科”的故事。村民说,黄皞严教七子,有五子科举至举人、进士。后来黄皞和第五子黄学准为国为民做了许多好事,皇帝赐“乡贤”之称,因此有“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的美誉流传至今。

  《族谱》记载,立村之前的第一到第六世祖之中已有第一世祖黄居正和第六世祖黄鹏早高中状元。立村的第七世祖黄仕明(即塱头始祖)童年时就深得父亲黄鹏早的教导,不忘居正太公和米氏太婆的祖训。所以他长大后并没有倚仗状元父亲的势力,而是独立迁居水云边创业,成为塱头村耕读有方的始祖。

  由于读书人多起来,加上塱头人勤劳致富,财力不薄,黄氏各房头便兴起了办学的风气。全村古时有24座书院、书室,大多是黄皞之后兴建的,其主要功能“多以应举为目的”。其中,最著名是“谷诒书室”,建于清代,有砖雕匾额列大门两侧,还有“东坡执琴图”、“五贵图偶书”等壁画。这些装饰洋溢出“书香之家”的风范。

  书室主人黄谷诒财丁两旺,生了七子,便大兴土木,于道光六年(1826)建了生祠,用于七子读书之地,请名师授课,以后有三子科举进士,称为“七子三登科”。据族谱记载,塱头村村面共有书院、书室24座,祠堂8座,全村曾科考及第的秀才有27名(含以后晋升的举人进士),举人19名(含以后晋升的进士),进士14名。这种书香之家众多,科举人才济济的古村,在花都只此一村,在广东也是罕见。

  历史文化名村是啥

  据省历史文化名村专家组负责人介绍,历史文化名村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地方民族特色的村”。要求“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等”。

  塱头村为何入选

  有关专家在评价塱头村时指出,塱头村拥有丰富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岭南文化的精华,留存有不可再生的农耕文明文化遗产;具有体现“耕读传家”特色的综合文化体系;其典型的珠江三角洲水乡村落环境,体现了岭南传统风水布局理念、防御特色和生态特征;保留了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