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日本强掳中国劳工名单上线

2014年04月04日02:35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日本强掳中国劳工名单上线

  本报记者 刘冕

  昨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官方网站公布了一份《强掳中国赴日劳工名录》。这份汇聚了34282名中国劳工信息的名单自1964年编写完成后,历时半个世纪首次上线公示。

  抗战馆负责人坦言:“这些珍贵的资料曾面临灭顶之灾,几经周折才得以保存至今。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文物工作者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逐一扫描了4大本脆弱的档案,并进行了修复和数字化。”

  12%中国劳工名单已遗失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从试验性到正式向其国内输入中国劳工共169批,人数达38935人。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下,日本从1945年10月开始分批将中国劳工幸存者送回中国。但日本没有按要求对中国劳工进行调查,甚至连送回的中国劳工名单都没有。

  在中国政府的一再要求下,日本政府才不得不在中国劳工回国1个月后开始调查,而且日方只采纳了奴役中国劳工的日方企业主和日方调查人员的意见。当时中国出现内战,日本政府密令外务省烧毁上述原始档案材料,以免日后被追究,同时强令知情者不得泄露任何消息。从此,日方不再承认进行过任何调查和形成的材料。万幸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外务省一名曾参与中国劳工调查的工作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到爱国华侨陈焜旺,并转赠给他3套秘密保存下来的《外务省报告书》及相关材料。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人殉难者名录共同编制执行委员会根据这些材料编写完成《强掳中国赴日劳工名录》。

  去年9月18日,陈焜旺将这批珍贵的档案捐赠给抗战馆。根据《外务省报告书》统计,强掳至日本的中国劳工总数为38935人,但《名录》中只记载了34282人,加上中国人殉难者名录共同编制执行委员会调查补充的105人,有记载的劳工数量已占到总数的约88%,还有大约12%的劳工名单遗失。

  劳工祖籍等信息上网

  根据这份《名录》,当年日本有105个事业场中的中国劳工是直接从中国强掳的。

  “劳工档案入藏抗战馆的消息发布后,馆里就接到了劳工后人的电话,希望能查找这份名单中是否有自己的亲人。但是很遗憾,当时我们没能提供这项服务。”抗战馆资料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汤小川解释,“这份名单年代久远,而且使用的纸张本身非常脆薄,稍不留神就可能断裂,不适合反复翻阅查找信息。”

  不过从昨日起,查阅劳工信息将便捷化。抗战馆的工作人员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将这些珍贵档案电子化。

  “我们特别聘请了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的专家,生怕这些珍贵的资料有丝毫损坏。”汤小川说,“纸张出现了掉渣儿的现象,几乎每扫描一张档案,我们都要重新清理一遍扫描仪。”

  扫描后,工作人员对原始资料进行了“保养”,更换断裂糟朽的装订线,养护脆弱破损的纸张。不仅如此,工作人员对电子版档案也进行了美容。一位工作人员说:“原版中一些档案是油印的,一些是手写的,有些地方字迹潦草甚至模糊。对此,我们进行了处理,让字迹更清晰。今后,市民在抗战馆官网上可以查询到每一处地点的劳工人数,每一位劳工的姓名、祖籍、当时的健康情况等。”

  名单暂无法检索查询

  记者看到,上网的《名录》以图片格式呈现,暂时不能提供检索功能。而且这份名单实际上是日文编辑的,但是由于劳工名字等信息大量使用了汉字,因此阅读起来并不费力。抗战馆一位负责人介绍,今后考虑逐渐实现检索功能。

  除了表面的信息,这份资料还揭露出一段史实,那就是,中国劳工平均5个人中就有1人被夺去了生命。抗战馆负责人表示,尽管日本政府和日本企业在档案中歪曲了事实,但是,这些珍贵的档案用铁的事实,揭露了日本当年强掳中国劳工的罪行,这是任何人不能否定的。抗战馆将这批档案资料进行扫描,并将其中的《强掳中国赴日劳工名录》在网站上发布,希望供劳工亲属查询,并展示给公众,以此纪念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们。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