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的交互作用下,以信息和大众精神文化产品为武器,旨在改变目标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的认知空间争夺愈来愈激烈,国家安全空间正在从有形的自然空间向无形的认知空间拓展,认知空间的“制脑权”争夺,在巩固国家安全的战略博弈中,地位日益凸显,最近发生在乌克兰的危机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一点。那么,何为制脑权战争?在全球媒体时代,中国该如何应对认知空间安全挑战呢?今天,我们邀请到了2位专家,一位是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曾华锋教授,另一位是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国防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讲师石海明博士给予回答。
  相关链接:国防科技大学曾华锋、石海明:争夺未来制脑权


争夺制脑权在实战中有什么用?


    曾华锋:近期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政治心理目标更加明确,军事行动受到比较严格的节制,军事行动主要为实现政治和心理目标服务。如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共举行了90多次新闻发布会。人们看到了精确制导炸弹如何沿通风孔撞入了建筑物中爆炸的画面和爱国者击毁飞毛腿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这一切给了全世界包括伊拉克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关于美制武器奇特威力的神话由此确立。由此可见,赢得未来信息化战争,必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获取战争的制域权并主导战争的话语权。夺取认知空间的制脑权,“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信息化战争的最高境界。 [详细]


对于认知空间的制脑权争夺外军有何关注或动向?


    石海明目前,美军正在信息战框架下整合传统的心理战、战略传播、公共外交等不同形式的认知空间作战。2009年美国防部成立了全球接触战略协调委员会。2010年,美时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签署命令,将“心理作战”改为“军事信息支援作战”,正式将心理战纳入信息战框架。俄军也先后提出了“战略心理战”、“战略信息战”及“思想战”等概念,逐渐整合相关作战力量;英军在传统心理战理论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媒体战》条令,正式提出了“媒体战”。德、法等国军方也在探索加强心理战力量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信息作战水平。 [详细]


夺取国家认知空间“制脑权”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曾华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一是感知操纵。它旨在通过影响他人的心理与精神达到操控他人行为的目的。从这次乌克兰危机来看,西方国家感知操控是导致最初的街头示威失控走向暴力冲突,直至政权更迭的直接诱因。二是篡改历史记忆。近些年的荧屏上,一些电视剧一味追求娱乐效果及商业利益,将历史等同于故事,肆意歪曲历史。抗日英雄是被功夫了得的“超人”所取代,有的以绣花针为暗器,能不留痕迹在瞬间致人死地;三是改变思维范式。前苏联之所以解体就是被西方对苏联进行的思想攻击;四是攻击象征。它将导致人们逐渐丧失国家、民族和自我的认同感。 [详细]


争夺制脑权,中国的薄弱点在哪里?如何趋利避害?


    曾华锋:我国在认知空间的“制脑权”争夺中,还有不少薄弱点。比如,在当前全球范围的文化碰撞中,美国推进强势的文化霸权主义,在此冲击下,我们还需要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寻求民族文化认同。具体来说,美国在推行军事、经济霸权主义的同时,积极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在“经济一体化”的旗号下,强势冲击各国异质文化,试图用美国文化统一全球文化。在此背景下,我们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既要不断兼收并蓄,融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更要提升我们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提高民族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详细]


夺取制脑权,需要从科技方面做些什么?


    石海明:在科技主导战争的时代,没有科技支撑,就没有战争的主导权。我们认为,伴随着脑科技研发的突飞猛进,以及整合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的聚合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读脑术”从科幻走向现实,未来的军事变革将围绕制脑权展开。电影《阿凡达》中,受伤的退役军人杰克靠意念远程控制其替身在潘多拉星球作战。对上述故事片段,倘若从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的视角来看,影片中出现的用意念控制“战士”作战,折射出了未来战争的某种图景
  除了以上技术之外,我们还要关注“阈下信息”影响技术的前沿发展动态。作为心理影响技术的一种,它以心理学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信息的阈下植入达到对人心理的影响,实现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全面控制。脑听器,安静催眠、声音调频方法,心灵及生理影响系统,无线电催眠发生器,神经控制等研究领域,也值得关注。[详细]

     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是一种新的斗争形态。我军向来不怕同“看得见的敌人”交手,今后更要学会同“看不见的敌人”过招。对于用着这些手段对付我国的,我们不仅要及时回应,还要适时反击,坚决与错误的意识形态、腐朽的思想文化作斗争,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本期责编:张庆成
名家点兵往期回顾:
[第一期 尹卓少将:中国海军无须看印度脸色]        [第二期 国际问题专家李绍先:中国不是叙利亚的盟友]
[第三期 尹卓少将:日本不会为钓鱼岛让步]          [第四期 罗援少将:日本没有能力胆量和中国开战]
[第五期 房兵大校:中国揭秘核潜艇部队暗含2意思]   [第六期 彭光谦:日舰机闯演习区是蓄意挑衅 下次难全身而退]
[第七期 李庆功等6专家独家详解"国家安全委员会"]
  [第八期 军事专家李杰:"中国航母已落后印度",真是这样吗?]
[第九期 罗援少将:绝不容忍别国在我家门口撒野]
    [第十期 李莉大校:说我“利剑”无人机剽窃毫无常识]
[第十一期 尹卓:说雾霾影响军事行动是小题大做]    [第十二期 李杰:美军"恶人先告状"意在南海主导权]
[第十三期 公方彬:我军文职人员有中国特色]        [第十四期 冯玮: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到底抽了谁的嘴巴?]
[第十五期 专家解读: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欲针对中国][第十六期 王晓鹏:中国为何建全球最大海监船]
[第十七期 众专家解读:中国三大国产战机PK日美战机][第十八期 冯玮:日本起诉中国船长意图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第十九期 公方彬:我特种部队删改训练科目真实原因爆光][第二十期 姚培生:未来乌克兰还会跟中国保持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