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激辯轉基因

  日前,61名院士請求轉基因水稻產業化,讓轉基因食品安全再次引發關注。有觀點認為,轉基因食品之所以引發各種謠傳,是因為民眾對轉基因食品不了解。人民微博特推出“激辯轉基因”系列微訪談,邀請持正反不同觀點的專家學者、輿論熱點中的當事人,共同探討轉基因食品安全性。

  • 方玄昌:人吃豬肉不會變成豬,轉基因食品沒那麼可怕
  • 黃大昉回應轉基因技術七大疑問:轉基因將成為常規技術
  • 顧秀林:用轉基因技術發展農業隻能導致災難
  • 鄭風田:不應貿然對13億人的口糧動刀
  • 林擁軍:抗虫轉基因大米不打農藥更健康 已吃14年
  • 方舟子:90天喂豬試驗是慣例 12個權威機構認可轉基因
  • 方舟子:“轉基因消滅垃圾人類”是陰謀論
  • 支持

    “轉基因消滅垃圾人類”是陰謀論

    【核心觀點】
      ※轉基因食品是“消滅垃圾人類”的說法,是陰謀論的幻想。美國是轉基因食品的第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果真如此的話,美國人就先把自己消滅了。
      ※國際上隻要求或建議對轉基因食品做90天動物喂食試驗,這是被各個權威機構認可的,並非中國才如此。有很多專家認為連這種試驗也沒有必要做,因為通過對轉基因產物做分子分析、成分分析、毒理試驗、致敏試驗等已足以証明其安全性。
      ※目前轉基因科普的最大困難是政府部門不重視,媒體不客觀、採取敵對態度、熱衷於傳謠。如果這種狀況不改變,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國人對轉基因食品的負面看法。最近這段時間開始有好轉,例如央視連續播放了為轉基因食品正名、辟謠的節目。【詳細】


    科普作家方舟子

    反對

    不應貿然對13億人的口糧動刀

    【核心觀點】
      ※在目前安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不應貿然對13億人天天吃的口糧動刀。這項技術是人類的一項重要發明成果,只是因為這項技術的研究還不成熟,目前沒有一個國家把主糧進行商業化種植。
      ※我國的口糧一旦推廣轉基因,就將面臨無法管理的困境。目前我國的口糧大米小麥基本上是分散種植,2億多小農戶在進行生產,每家不到10畝地。
      ※美國的大米和主糧小麥根本沒有進行大規模商業化種植,更不要提美國人天天吃轉基因食品了。美國種植的主要是轉基因大豆、玉米。而且美國的轉基因大豆油中並不含轉基因成份,轉基因玉米則是主要供燃料乙醇與飼料使用。【詳細】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

    支持

    抗虫轉基因大米不打農藥更健康 已吃14年

    【核心觀點】
      ※我是1999年到現在的實驗室工作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轉基因水稻的培育。從那個時候,我就開始食用自己實驗室研究的轉基因大米。抗虫轉基因大米不打農藥,我覺得比市場上賣的大米健康。我們學校也有老師找我要轉基因抗虫大米自己食用,我都是免費提供。
      ※歐洲對轉基因管理更為嚴格,但絕對不是什麼所謂的“零容忍”。早在1998年,歐盟就批准了轉基因玉米、油菜、大豆、土豆等種植和上市,絕大部分都是用作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國際權威機構都認可已上市的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凡是經過安全評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比如轉基因食用油、番木瓜等,由於在上市前已經通過了風險評估,它是安全的,您可以放心購買食用。【詳細】


    “抗虫轉基因水稻新品種培育”項目負責人林擁軍

    反對

    用轉基因技術發展農業隻能導致災難

    【核心觀點】
      ※隻有順應演化的育種技術才是可持續的。生命是演化的,野生的馴化的都會隨著時間和環境而演化,而轉基因技術是逆演化的,它依據的理論假設是基因決定論,用於實踐非常勉強,第一代轉基因技術,即基因插入,僅用了不到10年就失敗了。
      ※美國植物食品中轉基因成分不超過2%,而這個事實被我國的主流媒體刻意掩蓋和曲解了。美國人的飲食結構與我國國民差別較大,以肉蛋奶為主佔70%,但飼料基本上都是轉基因產品﹔美國的蔬菜水果和主糧基本上沒有轉基因產品,唯有甜玉米例外。
      ※“一粒種子平天下”是完全錯誤的農業路線,轉基因更是錯上加錯。農業的安全和可持續性,依靠的是生物多樣性,在這基礎上的生態平衡才是農業安全的保証。【詳細】


    雲南財經大學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教授顧秀林

    支持

    人吃豬肉不會變成豬,轉基因食品不可怕

    【核心觀點】
      ※轉基因不是要“轉”你的基因,只是改變了作物的基因。這些被改變的基因吃進你的肚子,也就跟其他基因一起被消化掉了,因此不會改變你的基因,正如吃了含有豬類基因的豬肉不會讓人變成豬一樣。
      ※自從轉基因技術誕生的那一天,科學家就已經把大家擔心的問題考慮過。目前轉基因技術唯一的不足是它做得還不夠完美,還有太多食品安全問題、糧食保障問題等著它去解決。
      ※應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工作形象和經濟利益。當然,消滅謠言的終極武器,還是科研工作者不斷利用轉基因技術做出優勢產品,讓消費者真正體驗到轉基因技術帶來的實際好處,事實來証明一切。【詳細】


    科普作家方玄昌

    支持

    轉基因在本質上與普通食品一樣安全

    【核心觀點】
      ※如果人類吃基因就能改變自身的基因,那麼數萬年來,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基因是食物中的必須成分,我們每天吃的所有食物,都是含有基因的,轉基因食品的基因在本質上與普通食物的基因沒有任何區別,都是由基因的最小單元——鹼基構成的。
      ※對不了解的事情有所顧忌和擔心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反對轉基因的人士在媒體,特別是新媒體有較大影響力,對轉基因不了解的人容易受到他們影響。
      ※不論反對的人數多少和原因是什麼,提示我們,需要團結各方力量加強轉基因食品安全的科學普及工作。轉基因產品的主要或直接受益對象比較窄,宣傳不到位,消費者沒有感覺到轉基因食品給自己帶來的益處。【詳細】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一部主任徐海濱

    中立

    我主張要強制轉基因標識

    【核心觀點】
      ※轉基因的標識問題不同國家有不同規定,美國是自願,歐共體則強制。美國是依實質性等同的認識,即轉基因作物和非轉基因作物在基本的方面是沒有差異的,所以不能歧視轉基因作物。消費者希望有標識,要不然是藐視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我對主糧的轉基因一直是持慎重態度。因為這與轉基因玉米油和大豆油有所不同,后者的食用油中是不含轉基因成分的。但主糧是以米飯為主,裡面含有轉基因成分,要更多的做實驗,確定沒有影響才放開。
      ※轉基因作物喂食動物引起癌症是不可想象的。因為細胞發生癌變是有機制和原因的,這些實驗無法檢測因果關系,也沒有別人的重復實驗給以支持。【詳細】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植物遺傳學教授楊金水

    微博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