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漢語拼音改革方案
|
|
漢語拼音自從上世紀50年代誕生以來,為中國文字的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由于在討論文字改革的時候,重點几乎都在文字或詞匯上,因此,漢語拼音作為一個體系,几乎沒有受到觸動。結果,漢語拼音不僅落后于文字和詞匯的變化,也落后于實際生活的要求。
我發現,由于元音的發音特點,現行的漢語拼音可以刪繁就簡,而且,不會給辨認和發音造成任何麻煩。
根據筆者的多年研究,下列拼音可以代替現有的拼音,從而達到簡明易記的效果。此外,新式拼音的完善和推行,也必將在出版、印刷、電腦打字等方面產生巨大的節約效果:
(1)uo 變o
因為輔音后面的雙元音uo的發音與o一樣,所以,在拼寫的時候,可以簡寫為o:
chuo(啜)→cho,cuo(搓)→co﹔duo(多)→ do﹔
guo(國)→ go﹔huo(活)→ ho, kuo(闊)→ko,
luo(羅)→lo,nuo(挪)→no,ruo(弱)→ro,
shuo(說)→sho,suo(縮)→so,tuo(拖)→to,
zhuo(捉)→zho,zuo(坐)→zo。
(2)y變i
由于輔音y在與下列元音拼寫時不發音,所以變為i:
ya(壓)→ ia, yan(言)→ian, yang(羊)→iang,
yao(要)→iao,ye(也)→ie, yi(一)→i,
yin(因)→in, ying(應)→ing,yong(用)→iong,
you(又)→iu, yuan(元)→iuan,yue(月)→iue,
yun(云)→iun。
(3)省略元音
由于下列輔音帶有i音,所以與元音拼讀時可以省略:
jia(甲)→ ja, jian(間)→jan, jiang(江)→jang,
jiao(交)→jao,jiong(窘)→jong,
qia(恰)→qa,qian(千)→qan,qiang(槍)→qang,
qiao(橋)→qao,qiong(窮)→qong,
xia(下)→xa,xian(先)→xan,xiang(鄉)→xang,
xiao(小)→xao,xiong(兄)→xong。
(4)省略輔音
由于下列輔音不發音,所以可以省略:
wo(我)→o,wu(屋)→u。
(5)□改為v:
由于用電腦打漢語拼音時,用v代替□,所以,可以把這個改變固定下來:
l□(綠)→lv,n□(女)→nv,y□(與)→v。
最后,我想說明的是,上述拼音改革方案未必恰當,希望得到各位讀者的批評指正,以便為中文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作出我們的努力。
(網友:賈保華)
【人民網所刊網友言論僅表達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人民網的立場和觀點。】
|
來源:人民網 2002年2月08日
|
(責任編輯:夏愛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