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澤成、葉沃誠、白政愷三小將合影
近日,年僅16歲的小將竇澤成在創造中國公開賽最小年齡晉級紀錄后,再創佳績成為首位贏得“榮高棠”獎的業余選手。此前,14歲的關天朗闖入美國大師賽、12歲的葉沃誠刷新歐巡賽最年輕參賽球員的紀錄……中國高爾夫在鎂光燈中掀起了一場青春風暴。
不少人認為,中國將迎來高爾夫的美好時代,然而,“媳婦的美好時代”遠未到來,關天朗效應下的輿論盛宴並不能翻雲覆雨,中國高爾夫迎美好未來言之尚早。
青年才俊呈井噴之勢
14歲的關天朗在美國名人賽上震驚世界,此后,更多的高爾夫“神童”涌入我們的視野。12歲的葉沃誠刷新關天朗歐巡賽最年輕參賽球員的紀錄﹔16歲的竇澤成摘得2012世界青少年錦標賽冠軍,歐巡賽最年輕晉級選手﹔16歲的劉繼是美國青少年錦標賽史上最年輕冠軍。此外,這批青年才俊中還有15歲的張華創和白政愷。
中國在高爾夫賽場上不斷涌現青年才俊,呈現井噴之勢。他們大多從四五歲便開始練球,參加各種賽事可謂年少成名。歐巡賽賽事總監埃裡克森表示驚嘆:“10年前,中國的高爾夫選手寥寥可數,但現在中國的高爾夫選手越來越多,且年齡越來越小。”
高爾夫運動一直被認為是貴族運動,但隨著高爾夫運動的普及以及中國家庭收入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這項運動,並且不斷涌現出富有天賦的小球員,他們便早早年少成名。
家庭培養資金投入巨大
目前,中國的高爾夫球培養的模式正在發生改變,相比其他體育項目,中國青少年高爾夫球手多數由家庭培養。中國高爾夫協會給他們的幫助則是給予更多的參賽機會,但諸如平常訓練、聘請教練、出國學習等,需要家庭巨大資金的支持。
“少的話一年50萬至60萬元,多的時候大概70萬至80萬元。”這是15歲的高球少年白政愷的父親透露的兒子一年學球的花費。他還表示,培養孩子打高爾夫要做好8至10年的准備,在這之前沒有服裝、球具、參賽費用的贊助,這意味著一個家庭需要投入600至700萬元。8歲時白政愷在父親的影響下學習高爾夫,如今打球已7年。12歲的葉沃誠打球4年,有自己的英國教練,從2009年起父親葉惠紅暑假會帶他去美國待一個多月,參加青少年業余比賽。葉惠紅透露,目前葉沃誠學球一年大概要花費20萬至30萬元。
此前,我國的職業高爾夫運動員都是在“舉國體制”培養途徑下成長起來的。如今,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如家庭培養、高爾夫俱樂部培養、經紀人培養等模式,這些培養對我國職業高爾夫運動后備人才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與丁俊暉家庭培養模式相比,這批高爾夫球手的培養還有所不同。他們的選擇面更廣,可以到名校繼續求學,美國不少名校根據美國青少年高爾夫賽成績發放大學錄取通知書和獎學金。很多青少年球手一邊打球,一邊學習。
青少年球手成長變數大
剛剛參加完中國公開賽16歲的小將竇澤成從賽場上下來后便被球迷們圍堵簽名難以脫身,最后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才走出人群。最小年齡的葉沃誠在接受採訪時曾顯得十分緊張,面對記者對他有關家人、飲食、學習甚至交友、職業規劃等提問,葉沃誠隻能單字回答“是”或“不”。對於這些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球迷和媒體的過度關注無形中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影響,商業的包裝和過度曝光很容易讓他們迷失自己,這樣的例子在國際上並不少見。對於“關天朗們”的未來,一些人也持有保留態度。埃裡克森表示:“盡管他們很有潛力,但尚無法預判他們的成長高度。”
解決好心理問題以免迷失自我,是他們需要解決的成長問題。“關天朗們”的成長還需要我們用心愛護,他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過度的“捧殺”,對於他們的成長百害無一益。目前,我國高爾夫市場發育並不成熟,由於高爾夫運動員培養成本巨大,高爾夫運動群體規模小等原因,職業高爾夫后備人才仍然不足。青年才俊的成長固然可喜可賀,但中國高爾夫迎接美好未來仍言之尚早。(吳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