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記者就河南淇縣摘心台公園“扯淡碑”碑上的刻字及對墓主人身份的猜測,對中國明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商傳進行了採訪。在採訪中,商傳向記者確定“扯淡碑”不可能是明朝崇禎皇帝的墓碑,並猜測此墓碑是明朝沐氏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扯淡碑”不可能是崇禎皇帝的

商傳解釋說:“崇禎皇帝的墓就在北京的十三陵的明思陵,這個史書上有明確的記載,他是怎麼埋進去的。”商傳詳細地解說道,當時崇禎皇帝吊死以后,李自成在東華門外將其暴尸好幾天,明朝的官員們都到東華門去祭奠,崇禎皇帝的一隻腳還沒有穿鞋,大家都很悲痛。后李自成下令將崇禎皇帝埋到十三陵,當時沒有給崇禎皇帝修墓,而是把崇禎皇帝生前最喜歡的一個貴妃田貴妃的墓打開,把崇禎皇帝埋進去。執行埋葬崇禎皇帝任務的人是昌平州的吏部官員朱一桂,朱一桂記錄下了陵墓地宮的全部詳細情況。所以根據上述的歷史資料,可以確定明思陵裡面埋的就是崇禎皇帝,而河南淇縣的“扯淡碑”不可能是崇禎皇帝的。

曾經有學者考証此墓碑有可能是明朝沐氏的,商傳認為,明朝沐氏的墓在河南出現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沐氏的沐英最初跟著朱元璋,被朱元璋收為養子,朱元璋打了天下以后,恢復其原姓“沐”姓,將他派到了雲南,所以沐氏一直是在雲南,而沐氏的墓在河南出現的可能性應該不會太大。沐氏是高級的貴族,沐氏的墓在南京也有,商傳不明白為何之前有學者會推測此墓碑是沐氏的墓碑。

“扯淡碑”墓主人自稱“仙翁”可能崇信道教

墓碑正中豎刻“泰極仙翁脫骨處”7個大字,商傳解釋說:“這個人可能是崇信道教方面的人士,把自己稱為一個‘仙翁’。”

碑首橫刻“再不來了”4個字,商傳則認為:“‘再不來了’很明確,以前講‘輪回’,人死了還可以再輪回,輪下一世。 ‘再不來了’就是不願意到這來了,他既然是‘仙翁’,肯定是到天上當神仙了,所以他不來了。”

“扯淡”二字是否當時人所刻值得懷疑

商傳還懷疑墓碑上的“扯淡”二字是不是現代的人刻上而非當時的人刻的,他說:“這恐怕還需要專家進一步証實。如果確實是當時的人刻的,也可能是當時這個人刻了碑之后人家說他‘扯淡’。這種事情都是可能出現的。”(人民網記者  陳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