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多地遭遇持續性霧霾天氣。空氣污染指數的“飆升”,讓很多人紛紛通過手機應用軟件(APP)實時查看天氣、了解所在城市的空氣污染情況。
記者對比發現,各種發布空氣質量指數的環保APP,提供的數據並不一致,有時竟相差甚遠。這些數據從何而來?哪個更可信呢?
商業APP靠從權威網站抓取數據,可能造成數據不准確
目前,手機應用市場上主要存在兩類發布空氣質量指數的商業應用軟件。一類以發布天氣信息為主,空氣質量情況通常以“便簽”形式置於頁面的次要位置,如“墨跡天氣”、“天氣通”等﹔另一類則專門用於發布空氣質量狀況,如“全國空氣質量指數”。
對於數據的來源,推出了“墨跡天氣”的墨跡風雲(北京)軟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福杰坦言:“目前(我們)還沒有自己的監測站點。”“墨跡天氣”官方微博在一次回復中稱,“墨跡天氣空氣質量指數全部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天氣通”在其頁面中標明,數據來源於中國環監總站。而“全國空氣質量指數”在應用介紹中顯示:“數據來自國家環保部和各省環保局的權威發布,實時更新。”
記者多次試驗發現,盡管都聲稱來自中國環監總站,幾家呈現的數據卻不盡一致。12月6日17時許,記者打開上述三款軟件分別查看,“墨跡天氣”、“天氣通”、“全國空氣質量指數”顯示的北京空氣質量指數分別為221、253、211,而中國環監總站所顯示北京各監測點的空氣質量指數,沒有一個超過200。
為何存在上述差異?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信息技術部副主任陸濤分析,商業應用一般都是通過軟件掃描權威網站來抓取數據,在抓取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數據的准確性。
“環保監測的污染物主要是PM2.5、PM10、SO2、NO2、O3和CO六種,有些商業網站發布的空氣質量指數主要依據是PM2.5,所以當其他污染物如臭氧(O3)的濃度超標時,就難免出現與環保部門發布數據不一致的情況。”陸濤指出,另外,不少網站帶有明顯的商業目的,比如推銷空氣淨化器等,因此不排除故意夸大的可能。
直接來自權威監測,官方APP數據更准確、及時
除了商業APP,多地環保部門也相繼推出環保應用軟件,如北京市環保局的“北京空氣質量”,上海環保部門的“上海空氣質量”。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嚴京海說:“目前北京做空氣質量監測的隻有監測中心一家。”因此,數據是權威、准確的。
記者發現,與商業APP相比,官方APP數據更新更及時。12月5日15時57分,記者打開“墨跡天氣”,選擇城市為“上海”。實時空氣質量指數界面顯示,數據發布於13時,此時,官方應用“上海空氣質量”的數據已經更新到15時。
“數據1小時更新一次,比如11時的數據會在11時20分發布。實時數據收集回來之后,系統會進行自動審核,修正一些因監測設備故障造成的數據誤差,然后通過公式計算出每種污染物的分指數(IAQI),再選擇分指數中的最大數值作為空氣質量指數對外發布。”陸濤表示,依靠抓取數據再進行整合的商業APP,難免會相對滯后。
另外,商業APP通常公布的是全市平均空氣質量指數,而官方APP則提供不同監測點的數據。
北京市環保局大氣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個城市的不同區域,在同一時間的空氣質量很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差距很大。我們在全市范圍內設置了35個點,並實時公布每一個點的數據,為群眾提供其周邊的空氣質量,而不只是一個全市平均數值。”
官方APP起步晚,亟待提升用戶體驗,加強推廣
雖然官方APP發布的數據更准確,但商業APP更“深入人心”。目前,“墨跡天氣”全平台用戶量突破2億,而“上海空氣質量”累計下載量僅4萬多次。
“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北京空氣質量’。”嚴京海說。對此,北京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認為:“一些商業應用發布時間比較早,用戶量積累比較多,在手機應用商店的排名就比較靠前,使得下載量越來越大。”
記者登陸官方APP“北京空氣質量”發現,頁面上方顯示的是實時主要污染物及對應濃度,同時配以卡通表情,對當前空氣質量進行簡單評價﹔頁面下方,提供過去24小時空氣質量狀況及濃度變化趨勢,並在右下側顯示24小時空氣質量變化曲線圖。與商業APP相比,以“北京空氣質量”為代表的官方APP在頁面色彩、動畫效果、功能設置等方面仍顯薄弱,也缺乏用戶互動功能專區,用戶體驗仍待提升。
官方應用的工作人員普遍反映,目前下載量較小,與宣傳力度不足也有很大關系。嚴京海說:“我們僅僅把應用挂在官方網站上。”
“曾經也跟一些應用商店進行過溝通,希望能夠把‘官方’的身份標示出來或把應用的排名往前提,但需要付費。我們受到預算控制,沒有這筆費用。”北京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說。
與商業應用相比,官方應用劣勢還在於人員不足。“我們是一個監測機構,沒有商業公司那樣的開發、設計等團隊。‘北京空氣質量’這款應用,由我們工作人員來完成整個設計,然后把應用開發給外包公司來做的。”嚴京海說,“在操作更人性化等方面,我們還應有所提高,這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
陸濤對官方應用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表示:“我們擁有強大、專業的環境監測、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等技術力量的支撐。與商業應用相比,環保機構的應用剛剛興起,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我們將在界面表達、用戶體驗等方面更加專業。”
鏈接
教你看懂空氣質量指數(AQI)
我國目前的AQI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准來確定的,具體的計算方法是:第一步,按照各項污染物即PM2.5、PM10、SO2、NO2、O3、CO的實測濃度值(其中PM2.5、PM10為24小時平均濃度),依照環保部制定的《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中給出的公式分別計算后得出空氣質量分指數(IAQI)﹔第二步,從各項污染物的IAQI中選擇最大值確定為AQI。當AQI大於50時,將IAQI最大的污染物確定為首要污染物。
AQI指數在50以下時,對應的空氣質量就是優,51—100為良,101以上就是有污染,到300以上就屬於嚴重污染。
對於老百姓來說,可以參考離自己最近一個監測點的AQI。而當污染物濃度突然明顯下降或上升時,建議大家更多關注污染物的實時濃度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