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3月7日電(李娜)“如果將來人們說,‘走千走萬,還是淮河兩岸’,那麼我們的夢就實現了。”3月6日晚,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市長白金明做客由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和人民微博共同推出的“微聚中國-百城市長共述中國夢”系列訪談,談到自己的蚌埠夢時,直言要將蚌埠打造成皖北中心城市。進入微訪談
蚌埠夢:走千走萬還是淮河兩岸
“中國夢是每個人的夢,也是每個地方的夢。”中國夢、蚌埠夢對於白金明和蚌埠人民來說,“應該是重振雄風、再創輝煌,重返全省第一方陣”。
提到中國夢,白金明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打造皖北中心城市既是重返全省第一方陣的目標,也是措施載體,這不只是蚌埠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皖北地區振興的需要。他表示,蚌埠將立足自身,輻射皖北,帶動流域,真正發揮皖北四化同步先行示范區作用,通過蚌埠的繁榮發展,把蚌埠打造成為皖北中心城市,把蚌埠建設成為淮河流域核心城市,造福蚌埠人民,奉獻皖北人民。“如果將來人們說,‘走千走萬,還是淮河兩岸’,那麼我們的夢就實現了。”
蚌埠發展 是責任也是機遇
“古之蚌埠,無地其右,令人敬畏”,白金明喜歡用這樣一句話來評價蚌埠的歷史。他說,幾千年來,這裡創造過太多的輝煌,展示過太多的雄風,但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由於當時固有體制障礙和結構矛盾,蚌埠經濟一度陷入低谷。“歷史上蚌埠就是皖北的重鎮,重新打造皖北中心城市,利用、發揮好區位、資源等優勢,為這一區域未來發展承擔應有的責任、做出應有的貢獻,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也是一種歷史責任擔當。”
白金明知道,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個“機遇”,是自身加速崛起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機遇。
近年來,蚌埠攻堅克難,經濟社會發展勢頭不斷向好,皖北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觸發了崛起,開啟了跨越。“去年,我們的11項主要經濟指標中增速全部超過或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大多數在皖北領先,其中7項增速居全省前4。在總量方面,我們實現了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全社會融資總量3個超千億,產業和社會服務力的輻射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從區域協調發展看,皖北地區抱團發展,互利共贏亦有很好的機遇。
“三力”可帶動中心城市“強心臟”
在白金明心中,對區域性中心城市有著自己的理解。不但要是區域內最大、最集中的人們生活和經濟活動場所,是地區經濟、技術合作和文化交流的中心,而且應該是在區域內經濟實力相對強大、社會事業相對繁榮,服務功能相對完善,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龍頭作用。”他認為,如果把區域性中心城市比作“心”,那麼,這顆“心”的強勁跳動,將驅動“全身”激情、活力,要為凝聚各方力量不斷增添新的吸引力,為區域內要素集聚增強新的承載力,為加速崛起、趕超跨越提供新的驅動力。
白金明具體分析,從產業基礎、交通區位、商貿物流、科技教育、醫療服務、文化旅游等方面來看,想要擔起中心的重擔,蚌埠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條件和明顯優勢。
“三宜”打造蚌埠中心城市特色
“我們希望把蚌埠建設成‘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生態優美、溫馨和諧’的區域性特大中心城市,首先她是區域性特大城市,要有一定的承載能力,其次還要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生態優美、溫馨和諧,要有較大的吸引力和一定集聚輻射帶動能力,要宜業、宜居、宜游。”在白金明的心中,似乎已經規劃出打造蚌埠中心城市的藍圖。
他認為,打造皖北中心城市,做大做強城市是基礎,增強經濟實力是核心。前者從蚌埠未來人口和面積增長、推進新型城鎮化等多方面體現﹔后者則要求產業與城市同步升級,要力促工業升級提速、重塑區域商貿重鎮、鞏固農業基礎地位。
當然,打造皖北中心城市,也離不開文化建設。“我們十分珍惜、悉心呵護蚌埠綿延7300年的文化根脈”,白金明說,蚌埠文化發展重點要把弘揚傳承歷史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還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另外,營造美好生態也是打造皖北中心城市的關鍵。大力活水、全力增綠、強力減污“三篇文章”成為關鍵中的關鍵。
“始終把百姓裝在心裡,把心放在百姓家裡。”白金明最后表示,在抓好道路交通、水電氣、污水垃圾處理等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溫馨社會是保障”。
微訪談:http://t.people.com.cn/talk/991.html
視頻訪談:http://www.people.com.cn/BIG5/347065/349026/379986/index.html
文字實錄:http://live.people.com.cn/bbs/note.php?id=73140305085828_ctdzb_062
微聚中國-百城市長供述中國夢專題:http://t.people.com.cn/g/Chine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