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8日電(李娜)“微博做得好不好,網友說了算,必須用真誠和透明維護政務微博的公信力。”這條寶貴經驗是@警民直通車-上海 通過7人運營團隊、24小時值守和771個各級公安微博在實戰中總結出來的心得。
轉變觀念:網友從零評論到積極回應
“節假日裡發布一條民警在一線工作的博文,肯定能得到網民積極地回應。”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實名認証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車-上海 的嘉賓4月8日做客由人民微博和《網絡輿情》雜志共同推出的“政務微博課堂”微訪談時介紹,這些年的微博交流,讓群眾與警察的關系變的很親近。他解釋,一方面是網友們對認真工作、忠誠履職的民警非常認可,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即@警民直通車-上海與網友們在網上建立並保持了互信。
不過,這種互信並非剛開始就有的。“剛開始運營微博的時候,我們還沒有摸清微博的規律,在語言風格和內容上比較刻板,於是得到了網民的零評論、零轉發。這使我們明白,在微博上做的好不好,網民說了算,必須要轉變觀念,改變自己,用真誠的溝通互動來贏取網民由衷的支持。”
日常運營:7人團隊24小時值守
觀念轉變之后,就要付諸行動。@警民直通車-上海 的編輯們並不輕鬆。“從#早安帖#開始一直發布到#夜已深#,一天的博文在20條左右。遇有突發事件或大家比較關心的事情,值班的小編也會及時回應。”嘉賓介紹,整個微博團隊共由7個民警組成,6男1女,具體負責微博日常維護工作的同志都是80后。在日常工作中各有分工,有的擅長美編設計、有的負責微博策劃、有的負責數據統計、有的負責素材收集、有的負責現場採訪和部門聯絡。“是一個很快樂的團隊。”
此外,微博24小時全天候有人值守,日常的博文發布主要以典型案例宣傳、安全防范提醒、警務信息發布、突發事件回應、網民互動交流等為主。不同階段,還會結合上海公安重點工作進行深度採訪報道,讓網友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和參與相關信息和活動。
編輯們也有犯愁的時候。“小編也遇到每天提問的量太大的問題,直通車每天@ 量平均在5000條,逐一答復確實有難度啊!”
回應關切:集群效應應對突發事件
雖然有難度,但是編輯們從來不會輕易放過每一條網友留言。 “網民的留言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內容,尤其是對於緊急求助類的微博留言,我們都會盡力保証第一時間回應,並及時將情況反饋給相關部門處理。”嘉賓介紹,目前,上海市公安局各總隊單位和分縣局共開設了771個官方及民警個人的實名認証工作微博,他們遍布分縣局,基層所隊,形成了以@警民直通車-上海為龍頭的“上海公安微博群”。 有他們的積極參與,可以減少層級,直接回應網民的問題,節約了不少時間﹔在輿情應對和的百姓關切話題方面, 771個微博各負其責,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用“真誠和透明”維護提升上海公安機關的公信力。為了更好更多的征求民意,@警民直通車-上海還特意開設了一個網上主動詢問網民看法的欄目#你怎麼看#,專門征集網友態度。
“突發事件處置的功夫在平時,公安微博需要未雨綢繆,在平時就建立起暢通的信息傳遞、信息核查機制,這樣才能在關鍵時候及時發出准確權威的聲音。”
靠著這樣的充分准備,@警民直通車-上海為很多突發事件畫上了圓滿句號。“記得去年底,我們一個派出所民警幫轄區群眾找走失的親人,找了兩天沒有找到,於是他就在派出所微博上發了一條尋人啟事,第二天就有人打來電話,一家人就這麼團聚了。打電話的是一名護士,她是這個派出所微博的粉絲。”
獨家秘笈: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是基本功
談到運營秘笈,@警民直通車-上海的嘉賓很謙虛。“有很多政務微博做的比我們好,要說獨家秘笈的話,注意與其他政務微博、媒體微博交朋友,和廣大網民交朋友,依靠大家的力量可能算一條吧。”除了交朋友,嘉賓還有其他技巧。“用網民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與大家交流,是每個公安微博都應該具備的基本功。”
“直通車要想開進群眾心中,首先要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利益。其次,對於群眾的誤解,要耐心細致的溝通,取得理解和支持。第三是堅決不說空話,套話,官話,假話。” 嘉賓認為,公安微博與網民是現實中警民關系在網上的延伸,依靠群眾是公安機關開展工作的傳家寶,而政務微博應該成為政府部門與群眾溝通的橋梁。“上海公安微博之所以取名‘警民直通車’,就是要發揮微博即時互動的特點,成為警民互動的新平台,警民聯系的新渠道,開展工作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