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6日電(張婭喃)今天上午,梅州市體育局局長陳建新做客人民微博“微觀梅州”系列訪談,圍繞“發展體育事業,幸福快樂市民”為主題,以及網民關注的振興足球、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等社會熱點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點擊進入微訪談回放
梅州是中國足球運動開展較早的地區之一。1956年,國家體委根據梅縣(今梅縣區)足球運動的悠久歷史和發展現狀,授予梅縣(今梅縣區)“足球之鄉”稱號。曾經出了“世界球王”李惠堂,及黃德寶、郭億軍等一批梅州籍國家足球運動員。八十年代以來,梅州足球也隨中國足球逐步進入低谷。2009年,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振興足球十年規劃,目前,梅州市已完成第一階段營造氛圍,樹立信心工作,接著進入第二階段振興工作。陳建新介紹,梅州市在第一階段工作中,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推廣城市——梅州足球之鄉”,成為全國唯一通過足球“申遺”的城市﹔同時,也成立了梅州歷史上首個職業足球俱樂部﹔梅州市富力足球學校、嘉應學院足球本科專業招生開學。此外,梅州市還打造了四大杯賽和四大聯賽等諸多品牌賽事﹔建設了一批場地,新建或升級改造足球場地共175塊﹔鍛造了隊伍,全市各類足球運動員約8000人。
2014年,梅州市政府提出了為民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在體育方面,陳建新表示,到目前為止,梅州市已經完成10個社區體育公園,16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建設和12塊11人制標准足球場。為了發展梅州市全民體育運動,提高全民體育素質,得到強身健體目的,梅州市主要圍繞構建全民公共服務體系,抓好場地設施、活動、組織、服務等四大網絡建設。提到具體做法,陳建新局長表示,主要通過三點體現:一是因地制宜,推進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建設“15分鐘群眾健身圈”,梅州市縣兩級體育部門抓好體育場館四大件建設,讓群眾有更多更好的建設場地﹔二是強化培育和引導,以體育協會為平台,以活動為抓手,舉辦有特色、有規模的品牌賽事,豐富群眾文體生活,幸福快樂市民﹔三是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用,強化指導和服務,提升群眾科學健身水平,發揮市縣國民體質監測站、指導站的指導、測定作用,為梅州市廣大市民提供科學健身指導和場所。
體育事業不僅是一個地方全民意識、經濟實力的綜合實力反映,也是人們的一種追求。同時,發展好體育事業,對於社會和諧穩定也起著重要作用。同時,陳建新認為,體育運動的健康性及普及性與民眾素質乃至社會穩定息息相關。發展體育事業,發動和帶動更多的人口參與到有益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中來,可以愉悅人們的身心,陶冶情操,和睦人們之間的關系,為社會的安定創造一種更加和諧的環境,從而有效促進和諧社會的穩定。
足球一直被人們稱為世界第一運動,足球的振興關系著民族精神的振興,有網友提到,中國很重視也很努力地發展足球,為什麼總是踢不出去呢?對此,陳建新作了詳細回答:足球被稱為世界第一運動,也是關系民族振興,大家都理解,國人也非常喜歡足球運動,中國足球也雖一度在亞洲取得領先地位。一直以來國家非常重視足球運動,尤其是今年,習主席親自過問,國務院提出振興足籃排三大球,梅州提出振興足球十年規劃等。“實際上各級、各部門社會都在努力振興足球,但足球運動是一項綜合型的運動項目,涉及體制、機制、管理、投入等諸多問題﹔國家也正在摸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模式。我相信,隻要上下努力,齊心合力,定能實現習主席三大願望振興中國足球”,陳建新表示。
此外,陳建新還針對網友提出的體育彩票、體校培訓、足球賽事、辦理徒步協會等有關體育的問題一一作出詳細答復。
相關鏈接:微觀梅州系列微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