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1日凌晨,天貓平台“雙十一”正式開啟,第一分鐘交易額達到5451萬,其中68%來自移動端,38分鐘28秒,交易額沖到了100億元,其中移動端佔比45.5%。
雙十一開跑僅75秒,阿裡移動端成交額就突破1億元,最終移動端總成交額達243億,是去年移動交易額的4.54倍,佔到今年總成交額的42.6%,刷新全球移動電商平台單日交易記錄。
手機淘寶、微博、UC、優酷、高德地圖等資源,使得移動端已成為消費者參與雙11的主流方式,也把電商和營銷的新戰場全面拉到了移動端。2014年10月,中國微信用戶突破6億﹔2014年,被稱為中國移動互聯網元年。而美國知名智庫、移動未來研究院CEO查克·馬丁說:“未來,或者說就是現在,企業的營銷戰場,必然在移動終端上展開。”
相比於電腦,移動端極大地拉近了電商和消費者的距離,而更加優越的是,它還實現了付款方式的更加便捷。我們不得不承認,移動端的隨時性、隨地性和隨身性,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的改變,也許很快就將突破人們對網購“便捷”和“便宜”的單純追求,進一步轉變成一種思維模式,而電商的競爭也將從價格戰轉變為更類似於實體店的,對於信譽、質量、服務、品牌的競爭。
電商競爭模式的轉變,將進一步帶動一些行業和領域加快電商模式發展進程,比如紅木家具。當許多紅木家具屢屢被“信任”和“價格”阻擋在電商銷售的大門外時,部分紅木家具企業卻通過網站、網絡廣告、網絡軟文、關鍵詞推廣,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020模式,搶下了電商營銷中的第一塊蛋糕。而當移動端席卷而來的時候,敏銳的他們又已完成了微信公眾平台、微網站、手機網站架構。顯然,他們的成功是因為沒有把自己局限在電商銷售中,而是主攻營銷。
為什麼這些企業主攻PC端營銷、移動端都能取得成功?因為電商不僅僅是一個銷售平台,更是一種營銷模式,企業在利用電商的過程中,不能僅僅把注意力集中在實現了多少成交額上,而是應該更關注如何讓更多消費者在這個平台上更容易地找到你、更多地見到你。因為在電商的世界裡,你要與全世界的同行競爭,而在實體店裡,你面對的不過是同商場或同區域的同行。當然,與此同時,更大的誘惑是,你的實體店大多數情況下,隻能獲得一個區域的消費者,而在電商的領域裡,你將獲得全世界的消費者。所以,面對在全世界消費者幾乎時刻抓著手機的時代裡,就要做好移動端營銷,把自己的企業品牌和產品裝進了每個消費者的手機裡。(葛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