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微博訪談
人民網>>人民微博>>正文

湯計:一個好記者要有同情心和正義感

2015年05月15日09:05  來源:人民微博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5月15日電(吳楊洋 實習生郭萌萌)9年奔走,5篇內參,記者湯計用手中的筆、心中的正義為呼格吉勒圖冤案平反,履行了一名記者應有的社會擔當與輿論監督職責。如何做一名好記者?14日,受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邀請,呼格吉勒圖案的最早報道者、2015“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新華內蒙古分社記者湯計做客人民微博微訪談,與網友們一起探討這一問題。他認為,一名好記者一定得是好人,要有同情心和正義感,做新聞要從最大的社會效益出發,下筆應謹慎,不以稿謀私,關注新聞的終極目的。點擊進入微訪談

“我認為,一個好記者一定得是好人,你不是好人,就不會有同情心,不會有正義感。有了同情心,你才會有明辨是非的思想、能力,才有做事的動力。”這是湯計對“好記者”的理解。

在從事新聞工作中,湯計一直堅持著“三不寫”原則:對社會穩定不利的不寫,對有損百姓利益的不寫,對損害國家利益的不寫。他認為,做新聞的著眼點首先是社會效益,關注點首先是人民利益,所以做新聞要堅持“人民利益是最根本的利益”,力求每一篇報道都經得起檢驗,都從最大的社會效益出發,始終秉持“真實、准確、客觀、公正”八個字。

湯計認為,記者應以導向為靈魂、以真實為生命、以人民為中心,對自己手中的筆、手下的鍵盤,要充滿敬畏感,不以稿謀私。“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人命關天,筆下有是非屈直,筆下有毀譽忠奸”。

有網友詢問新入行的新聞工作者如何得到鍛煉,湯計表示,要堅持走轉改,深入到記者的跑口領域交朋友,虛心向分管領域的領導、群眾學習,這是獲取新聞線索、採寫新聞事件的根本。一個好記者,必須扎根於人民群眾中,還要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既要“接地氣”,還要“接天氣”。

談到如何看待媒體所擁有的影響力,湯計認為,媒體的影響力首先來自於公信力,而公信力首先是沒有假新聞。一個常出假新聞的媒體或記者,肯定在影響力上大打折扣。新聞首先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動力,它不是人們茶余飯后消遣的娛樂品,所以,真正的記者採寫新聞一定要關注新聞的終極目的,而不要僅僅停留在它的傳播性上。“做一個新聞要注意有頭有尾,不要虎頭蛇尾,紅紅火火一陣子再也不見下文了。”

“在不完美的社會環境中,我們需要更多的湯計式人物,這是教育的使命”訪談最后王旭明表示。“湯計在呼格案中表現出來的悲憫、善良、堅持與勇氣等美好品德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正義永遠需要有這些美好品德的人支撐才能得以呈現”,他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責編:吳楊洋、李小煒)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