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強國新聞
人民網>>強國新聞>>正文

地雷戰紀念館館長講述不為人熟知的抗戰故事

2015年08月21日08:12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手機看新聞

地雷戰紀念館館長張真

  人民網海陽8月21日電(喬外)在電影《地雷戰》中,勇敢智慧的中國人民巧妙抗擊了入侵中國的日寇,展現了侵華日軍遭受人民戰爭沉重打擊的不堪境地,電影中設計巧妙的地雷戰術更是銘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記憶裡。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人民網記者專訪了地雷戰紀念館館長張真,訪談中張真還原了眾多地雷戰史實,講述了膠東人民不為人熟知的抗戰故事。 <<<訪談頁面

  48種埋雷方法與戰術突顯抗日人民的智慧

  提起民兵和百姓自發組織的抗敵形式,地雷戰可能是最負盛名的,但地雷戰也經歷過誤傷率高的低潮期。據張真介紹,地雷戰起源於平度大澤山,史料中稱,1942、1943年大澤山的地雷誤傷率非常高,傷敵與誤傷自已人的比例幾乎是1:1。之后,海陽民兵通過群策群力,吸取大澤山的經驗教訓,創造發明了48種埋雷方法和多種地雷戰術。海陽人民將地雷戰、麻雀戰有機結合,運用電影中經典的不見鬼子不挂弦、飛行埋雷,極大地殺傷了敵人,也降低了誤傷率。

  抗日游擊戰能上山也能下海

  山東海陽民兵不光在陸地上用地雷這種特殊的武器與日偽軍開展斗爭,又因海陽地處膠東半島南部,海岸線綿長,沿海民兵在此開展海上游擊戰、麻雀戰打擊敵人,破壞截擊日寇運輸船隻,繳獲了大量物資和武器彈藥。

  1943年,海陽的行村和大山所仍為日偽軍佔據。當時的抗日武裝——海陽縣抗日民主政府十一區區中隊駐防靠山村。一日,便衣得到消息,從金口港駛來兩條船載很重的糧船,因風大停靠於魯島村南的鳘魚港裡。區中隊決定:奪下糧船,開往我羊角泮港(解放區)。地下組織共組織了九條小船,分兩組各自合功糧船。順利登船后得知船上是日本三井央行裝運的小麥,於是民兵令船長起錨開船,駛往羊角泮。從截獲的兩條敵人糧船上共繳得小麥約12萬斤,有力地支援了當地軍民的抗日斗爭。

  鐮刀下誕生的八路軍首架飛機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裝備配備上始終處於極其艱苦的狀態,連重武器都不多的八路軍卻在膠東人民的幫助下獲得了第一架飛機。據張振介紹,1945年9月5日,一架日軍飛機在從旅順飛往青島的途中出現故障,被迫降落在留格區南庄村海邊沙灘上。當時正值秋收時節,農民在田裡收獲庄稼,看到此景紛紛拿起農具當武器把飛機包圍起來,村民張吉俊第一個沖入機艙與日兵展開搏斗,最終繳獲了這架飛機,俘虜了3名日軍。后來,陳毅軍長派機械師來修好了這架飛機。它是我們八路軍的第一架飛機,讓八路軍隻有小米加步槍的情況成為過去。當時正值國共合作時期,所以機身上印有中共二字,機尾則印有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象征國共友好合作。

  任何輕視和低估中日長期友好事業的想法和做法都缺乏遠見

  對於當今的中日關系,張真也表達了自己看法:中日人民是向往和平的,鞏固和發展中日友好關系,是關系中日兩國人民長期的根本利益的大事,是關系維護亞洲和世界和平穩定的大事。任何輕視和低估中日長期友好事業的想法和做法都是缺乏遠見,也是錯誤的。我希望我們兩國政府和人民都要繼續努力珍惜中日友好的自覺性。

  日本侵華的那場戰爭給中日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尤其是對中國人民的傷害更加慘重。如果某些人狼子野心不死,無視中日人民的和平美好願望,無端挑舋的話,作為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會再次奮起,陷敵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責編:張慶成、鄧志慧)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強國社區今日熱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