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28日電 近日,影視演員馬敬涵在橫店影視基地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專訪,以“用心塑造人物,用正能量的影視作品鼓舞人”為題,與網友分享其演藝經歷和感悟。在談到如何振興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中國戲曲文化時,戲曲專業出身的馬敬涵表達了自己對京劇藝術的熱愛,稱京劇振興有待優秀演員的培養,希望自己有機會可以拍一部戲曲片。 >>點擊進入訪談頁面
馬敬涵表示,國粹之所以叫國粹,是因為它是中華民族獨有的、能展現中國人的優美特質,並得到大家認可的藝術。他談到自己偶然機會聽到國家著名青衣表演藝術家於蘭老師的《貴妃醉酒》,感嘆這才是余音繞梁,才是京劇藝術的魅力所在。他說:“現在大家不是不願意聽戲曲,而是唱得好的藝術家太少了,京劇事業的振興需要培養大量的接班人。”作為曾經戲曲專業演員出身的馬敬涵坦言,培養出一個好的京劇演員很困難,除外形、聲音這些硬條件外,更主要的還是能吃苦,能耐得住“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辛苦和寂寞。
除此之外,馬敬涵針對中國戲曲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說:“京劇作為國粹,雖然受眾群有限,但它有其自身的魅力和值得發揚光大的地方,希望京劇能夠通過傳承和發展,在表演形式、故事情節、服裝道具等不同角度來打破僵局,適應時代的需要,滿足民眾對於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時,他建議可以考慮“分級”制,針對青少年推出適合低齡層觀看的戲劇節目或作品,讓小朋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傳統藝術。學校組織集體活動時,可以多一種選擇去看京劇、聽戲曲,從小打下基礎,逐步喜歡上傳統戲曲表演,中國的傳統藝術是需要下一代傳承的。
馬敬涵在微博中曾透露:“也許,是時候拍一部戲曲片了。”對此,他表示,希望在一個恰當的時機,知名度再高一點的時候,能踏踏實實地演一部比較拿手的京劇,借助個人的影響力帶動粉絲、觀眾重新重視起對京劇、對國粹藝術的了解和喜愛,為振興傳統藝術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王喆、段丹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