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強國新聞
人民網>>強國新聞>>正文

專家:發展國產武器裝備才能贏得未來戰爭的勝利

2015年09月01日16:40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手機看新聞

國防大學戰役教研部教授陳士強大校

  人民網北京9月2日電 (張慶成) 9月3日上午,我國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並作重要講話。為更准確宣傳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更准確解讀這次大閱兵,強國論壇採訪了國防大學戰役教研部教授陳士強大校。陳士強認為,發展國產武器裝備才能贏得未來戰爭的勝利。

  陳士強表示,我軍在過去的戰爭年代主要是從敵人手中奪取武器來裝備自己、打敗敵人。抗日戰爭中我軍的武器主是步槍、土手雷、炸藥包、大刀和長矛,國際援助給什麼就有什麼。“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閱兵可以說是“萬國牌”武器裝備,有蘇式、日式、美式。后來在前蘇聯的幫助下,我們有了自己的國產武器裝備,但是主要是仿制。經過多年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今天我國的經濟、科技實力大大增強,我軍的主戰武器裝備更新換代的步伐加快,高性能國產主戰武器裝備成為我軍的主體。要想捍衛國家安全、主權和維護世界和平,我軍必須有獨立自主的主戰武器裝備體系,靠進口一旦有戰爭將受制於人,失敗是必然的。所以我們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軍民融合式發展國產武器裝備的路子,才能贏得未來信息化條件局部戰爭的勝利。”陳士強說。

  陳士強告訴記者:“1949年10月1日國慶閱兵可以說是“萬國牌”武器裝備,1951年的閱兵是“騾馬化”向“摩托化”發展的關鍵,防空部隊首次亮相﹔1953年火箭炮兵首次出現﹔1954年開始出現傘兵部隊,且是騎兵部隊最后一次接受檢閱﹔1957年大陸國產噴氣式轟炸機、殲擊機首次接受檢閱﹔1958年的民兵方隊規模空前,彰顯了民兵在保衛國家和建設國家中的偉大功績﹔1959年參加典禮人數達70萬人,展示了打贏人民戰爭的偉大力量。1984年國慶35周年是改革開放后首次恢復閱兵,戰略導彈部隊首次向世人亮相,震撼了世界﹔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陸、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裝,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所有成分,其中改革開放新時期誕生的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武警特警、預備役等部隊第一次匯入了受閱大軍中。空軍、海軍、陸軍三軍航空兵首次聯合受閱,受閱的90%以上都是新裝備,絕大部分都是自行設計和生產的,高科技武器裝備已開始成為解放軍的主戰武器﹔2009年國慶60周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恢宏的閱兵,陸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12個導彈方隊亮相。這次受閱飛機全部為國產,新機型佔到了95%以上,這次空中梯隊中所有作戰飛機都挂彈受閱,多型空空、空地導彈首次公開亮相。陸軍、空軍、海軍、第二炮兵新一代主戰裝備如坦克、遠程火箭炮、自行火炮、際洲導彈、反艦導彈、預警機、加油機、殲轟機、殲擊機、武裝直升機、巡航導彈、新一防空導彈、后勤保障裝備等亮相,信息化先進武器裝備成為亮點,展示了我軍機械化和信息化雙重建設的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責編:張慶成、王喆)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強國社區今日熱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