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日電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人民網強國論壇特別推出系列訪談活動。近日,開國大將陳賡之子陳知建接受強國論壇專訪,訪談中,陳知建談到,是以人民戰爭的戰術思想造就了敵后一支打不垮的八路軍。 >>>點擊進入訪談頁面
對於發動人民戰爭的歷程,陳知建在訪談中是這樣介紹的:咱們打仗是要打人民戰爭,人民戰爭通俗地講,就得把人民組織起來,在敵人統治薄弱的地方打擊敵人。日本人隻能佔大城市和交通線,農村很薄弱的有一點偽政權,其他的國軍都望風而逃了,喪失大片的領土,正好咱們共產黨要求到敵后去打。毛主席發電報給當時和國民黨談判的周恩來和葉劍英,說你跟國民黨談,我們到敵后去。這正中蔣介石下懷,日本人戰斗力這麼強,國民黨打的是節節敗退,國民黨想,在敵后戰斗正可以讓日本人就把你共產黨打掉了。可事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人民戰爭首先是組織起來的人民,也就是抗日民主政府的組織下這樣的老百姓,這樣的組織的是非常嚴密。建立根據地就是咱們八路軍叫集中以消滅敵人,分散以發動群眾。
陳知建認為發動人民戰爭中,一項重要的發動群眾的政策就是減租減息。他說:人民戰爭最根本的一條,是我們的土地政策變了,過去是打土豪分田地,這回不能分人家的房、地、浮財了,於是就減租減息,這條政策一下子把統一戰線搞起來了。這力量就大了,不向老百姓征糧了,找地主征糧,你糧食多,你得交公糧。他們也願意,他們也受了日本鬼子的摧殘,誰沒血債啊。日本人到哪兒都三光政策,殺一通以為把你嚇著了,但是中國人哪那麼好被嚇著了,嚇著了是可能迷糊一陣,但是他要報仇啊,所以日本人也替我們動員了老百姓。咱們的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起來人人都擁護了,共產黨隻佔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都是大家選出來的。這是我們陝甘寧根據地的經驗。
戰爭必然會產生消耗,陳知建從兵源與補給方面介紹了敵后人民戰爭的優勢。他說,兵源方面,打仗能不死人嗎?打仗就要減員的,一招呼就一大堆,都是自願參軍。我們說八路軍是人民的軍隊,八路軍的兵都是窮人,還是窮人的部隊啊,所以,這一下子就能把兵源組織起來。兵源補充充足,也就是你這個部隊,有了多大傷亡,都能給你補充上,這樣你這支部隊就是打不掉的部隊。全部婦女都組成婦救會,男人就變成民兵,組織起我們根據地的情報網,傳得很快的,別看點個狼煙什麼的,對於情報工作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陳知建還對比了國民黨與共產黨在敵后斗爭工作的顯著區別。他說,國民黨干不了這個,國民黨也搞游擊隊,辦個學習班,弄了多少部隊去了,在敵佔區根本站不住腳,因為他們是搶糧食,人少了以后補充兵源他要抓壯丁,誰跟他干?最后國民黨急得沒辦法。咱們征兵征得多了,賀老總還給了國民黨三千呢,你沒兵源了,給你們三千。我們這兒兵源有的是,大方得很。
最后,陳知建強調了開展人民戰爭的重要意義:以前有個說法,小米加步槍,哪那麼好啊,團以上干部才吃得上小米,步槍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所以,這樣建立根據地,在根據地裡打仗,我們的負擔輕得很,就背點干糧就可以打了。在根據地裡打仗,又有情報,又有吃的,又有鞋子,盡管我彈藥很少,裝備很差,我就可以打巧仗,又熟悉地形,有向導,這樣的話,打了很多很巧妙的伏擊戰、追擊戰、襲擊戰,這就是在人民戰爭這個大環境下才能打得出來這些仗。這樣,那些指揮員的才智、本事,才能展現得出來,才能體現這是一支人民的軍隊。(鄧志慧 喬外 黃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