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微博快報
人民網>>人民微博>>正文

“百縣百鄉行”系列採訪團走進紅色江西

宜豐縣:讓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青

2015年12月18日08:00  來源:人民微博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2月18日電  由《中國人大》雜志發起的“百縣百鄉行”系列採訪活動近期走進紅色江西,人民網記者跟隨採訪團一路向南,來到了山清水秀、清新怡人的宜春市宜豐縣。

    該縣通過健全縣、鄉、村三級服務代表網絡,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人大代表網絡化聯系群眾格局。宜豐縣還創新推出“十百千萬”代表干事創業工程,引導代表投身經濟社會建設的同時,帶領群眾勤勞致富。宜豐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美榮表示,助力人大代表履職、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是開展人大工作的一條主線。為此,宜豐縣努力搭建與完善代表履職平台,並通過代表特色小組等方式提升代表履職績效。

    宜豐縣在代表工作方面的創新與努力,不僅換來了宜豐縣經濟發展、百姓民生排憂解難、齊心協力致富奔小康的美好生活圖景,更是為宜豐縣環境保護做出巨大貢獻。宜豐縣百姓由衷為此地好山好水好空氣感到無比驕傲。在宜豐縣縣委副書記謝密蜂看來,“宜豐有現在這麼好的自然條件,人大功不可沒”。

    天然闊葉林在涵養水源和淨化空氣方面的作用是一般林木難以比擬的。在宜豐,成片成片的天然闊葉林無疑是大自然最好的饋贈。然而,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保護好一片天然闊葉林要比砍掉它們難上千倍!”宜豐縣人大常委會用兩個決議和連續9年的持續跟蹤監督為這片天然闊葉林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2006年,宜豐縣人大通過縣人代會作出了全面禁伐天然闊葉林的決定,並逐年減少其他林木採伐指標,指標由“十一五”期間每年10.3萬立方米,減至每年5萬立方米以內。2007年至今,宜豐縣人大常委會對天然闊葉林保護工作進行持續跟蹤監督,並根據調查結果在縣人代會上再次作出《關於保護天然闊葉林資源若干規定》的決議。在縣人大的推動下,縣委對此項生態保護工作給予政策支持,實施了一批林業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健全了生態資源補償機制。縣人大的決議還促使縣政府加大對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

    在生態建設方面,如何保持宜豐河的純淨也是宜豐縣人大關注的焦點。“村村點火、戶戶冒煙”曾是宜豐河兩岸的真實寫照。“百姓可以不天天吃肉,但不能一天不喝水。”接到群眾反映的飲用水源污染問題后,宜豐縣人大常委會多次到宜豐河周邊進行調研,並通過專題詢問、跟蹤整改、督查問效等方式,推動並督促縣政府開展“清澈河流工程”專項整治。經過整治后,宜豐縣又恢復了之前“清水繞城潺潺流、人水和諧共歡樂”的優美畫卷。

    山青水美的宜豐縣並沒有因為保護環境而阻礙經濟前進的步伐,相反,健康純淨的生態環境讓這裡的百姓有了更多的致富道路。宜豐縣橋西鄉嘉宜生態農場的創建者馮寅強是開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等林下經濟的帶頭人,憑借生態產業,馮寅強一年有近百萬元收入。在他看來,“不砍樹,同樣能致富。”此外,百歲山、加多寶、天喔集團、圓通生態游等對環境要求極高的項目更是紛至沓來,為宜豐縣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張美榮高興地告訴記者:“從表面上看我們僅僅是保護了環境,但背后的產業發展是可持續的,這是個功德無量的事情。”

(中國人大雜志記者 王博勛 王萍  人民網賈蔚雯)

(責編:賈蔚雯、管業筠)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