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新四軍蘇浙軍區司令部

2018年05月10日15:50  
 

新四軍蘇浙軍區於1945年1月成立,位於長興縣境內。1943年秋,日軍大肆進犯蘇浙皖邊區,國民黨守軍不戰而退。新四軍6師16旅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由蘇南向蘇浙皖挺進,於年底進駐長興槐坎仰峰岕,逐次開辟了以仰峰岕為指揮中心的郎(溪)廣(德)長(興)抗日游擊根據地。

1945年1月6日,粟裕率新四軍1師主力到達長興與16旅會合。1月13日,中央軍委命令成立蘇浙軍區,統一指揮浙西、浙東、蘇南、皖南的抗日斗爭,粟裕任司令員、譚震林任政治委員,軍區機關駐槐坎仰峰村。2月5日,在槐坎溫塘村舉行蘇浙軍區成立大會。此后,新四軍積極向浙西日偽據點發起進攻,建立了浙西抗日根據地,使之成為全國19個大的抗日根據地之一,為抗戰勝利及“雙十協定”簽署作出了重大貢獻。期間,還先后在長興建立蘇浙公學、銀行兌換所、兵工廠、修槍所、被服廠、鞋子廠、后方醫院、報社,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於一體,被譽為“江南小延安”。1945年10月,新四軍蘇浙軍區主力部隊與地方干部渡江北撤,完成了光榮的歷史使命。

新中國成立后,以新四軍蘇浙軍區司令部舊址為中心,星狀分布在長興西部綿延山區之中的18處舊址建筑得以保存,其中15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筑總面積1萬余平方米,成為了中國江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規模較大的一處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舊址群。同時,以蘇浙軍區舊址群為依托建成的長興縣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長興江南紅村,先后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粟裕將軍的戰爭足跡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生於湖南會同。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十大大將之首。

新四軍蘇浙軍區對日本駐軍最后通牒

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

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序廳

(責編:賈蔚雯、張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