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強國新聞

非典時期一篇舊文至今仍有新意:假如果子狸不是罪魁

2020年02月26日15:18 |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小字號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及其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2月24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此刻我們重讀17年前非典時期人民日報《市場報》刊發的題為《假如果子狸不是罪魁》的舊文,依然有新意。

作者:趙秀芹(時任人民日報市場報財富周刊副主編)

這一陣,報刊以及網上有不少關於SARS的漫畫,其中一幅題為“狸貓度假”的小漫畫十分有趣。兔子羨慕地問一身酷裝的果子狸:“你又去外面度假啦?”果子狸大搖大擺,滿臉得意:“是啊,現在人類不再把我送上餐桌了!”

果子狸因禍得福。眼下SARS疫情正在趨緩,6月4日這一天,世界范圍內自3月28日以來首次沒有出現SARS死亡病例,這也是我國內地自4月份以來第一次報告既沒有新增病例、也沒有死亡病例。重災區北京終於逐漸從沉重的打擊中恢復過來。這一時期,也就是所謂“非典后時期”,生活中由SARS引發的轉變隨處可見,其中轉變最大的,當屬不少人開始積極地保護以果子狸為代表的野生動物。

長久以來,對野生動物而言,最大的威脅就來自人類的口腹之欲。據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博士生導師魏輔文研究員透露,每年野生動物走私估計價值多達5000億美元,是居毒品、軍火之后世界上第三大走私。這其中,吃,佔去了需求的相當部分。要保護野生動物,嚴把人嘴這道關最行之有效。於是,中國烹飪協會幾天前特別發出通知,要求全國各地餐館飯店的廚師一律不得烹制野生動物;並要求餐飲企業應馬上著手建立禁食與保護野生動物法規執行監督員制度,做出不購進、不儲存、不制作、不銷售野生動物的承諾;一時間,各地也都相繼出台了禁食野生動物的法規,所有與動物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行之有效,立竿見影。

因為影響了吃,不少人開始感覺到了保護野生動物確實是件很要緊的事,但至於野生動物對人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大多數人不清楚,也不那麼關心。有人曾不解地問“自然之友”協會的會長梁從誡教授,你們拚命搶救那個藏羚羊,藏羚羊全滅絕了有什麼關系?這一問堵得平日極善於表達的梁教授半天說不出話來,他隻能說野生動物組成了一張平衡的生態網,每一個物種都應該按合理的數量安全地生存,人也就可以平安地生活在其中了。這樣的答案似乎大而泛,但誰能說得清楚果子狸滅絕了對人究竟會有什麼影響呢?

環保專家唐錫陽老先生有過這樣的比喻,地球上的生態網就像一架飛機上的鉚釘,一架飛機有幾十萬個鉚釘,拔掉一個兩個、十個八個,還能飛,但要是拔的多了,這架飛機就要出大事了。所以,無論大小,每種野生動物都是若干維持人類安全的鉚釘之一,果子狸當然也不例外。但就目前人類的覺悟程度來說,倘若它真是帶來SARS的罪魁禍首,算它走運,這顆鉚釘就保住了,不然就是另一回事了。

對果子狸之類,目前人們的所謂保護,與其說是認識到了野生動物對人的確切意義,進而檢討自身的行為,倒不如說是覺得那東西是禍害而遠離了它。SARS只是讓人們一時不敢對有可能引發疫情的動物下嘴了,並沒有改變吃動物的貪欲。至於疫情和疫源地的調查,現在的果子狸一說尚無定論。很多資料表明其中還有一些值得懷疑的東西,科學家們正計劃從野外大量取樣,做進一步的研究。這種不確定對果子狸的生存來說,無疑是一種潛在的威脅。

最近,北京街上可以看到很多流浪狗和貓,一些生意清淡的餐館把賣不掉的蛇就地釋放,造成多起毒蛇傷人事件。看看吧,直到如今,聲稱要保護動物的人們還依然不懂如何科學、平等地與動物和諧相處。

如果我們缺少保護動物的誠意,那另一幅漫畫就完全可能呈現:終於有一天,科學家找到了真正的SARS罪魁,為果子狸昭雪平反,這消息如晴天霹靂,果子狸聽罷悲痛欲絕:“天啊,我的好日子到頭了!”

(責編:王喆、黃玉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