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朱元璋到朱由檢,明朝在救災中前期要強於中期,中期要強於后期。明朝的經濟反而是后期非常發達,中期比前期要強。從隆慶開始,因為美洲和日本的白銀大量輸入中國,高達二三億兩的白銀催高了明代的通貨膨脹現象,造成晚明經濟畸形問題越來越嚴重。最終到了什麼地步呢?
在2017年7月27日發表的“朝鮮戰爭致明亡有多可笑?大明財政支出主要是這三樣兒,可悲”一文,我們特別指出:從明朝中后期五個年份的財政支出分析,我們得出過一個比較讓人氣餒的事情:軍費支出2970萬兩、宗室支出2824萬兩、官員俸祿1490萬兩,那麼,這五年的賑災支出有多少呢?不過區區36萬兩。其比重不足5‰。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救災疫,在古代真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重不重視。
朱元璋時期創造了整個封建社會最先進、最發達的“洪武荒政體系”
在勘災與報災、救災、災后重建方面都進行非常好的制定,例如不論何時何地對於災荒問題可以隨時上報、任何官員必須親赴災區、救災物資發放必須公示制、災后重建政府給予各方面的補助。
雖然絕大部分救災機構都在宋元時期就已經建立,但因為“治理能力、統治能力”上的缺陷,例如北宋一朝、南宋政權統治地比較小﹔元朝的統治比較鬆散、疲弱,所以沒有把這些機構進行“有效整合”。
要知道,朱元璋建國時期經濟蕭條、內部和外部安全問題非常多,其救災體系卻很好的運行。晚明經濟很發達了,卻沒有錢去救災,這隻能說明朝中后期統治者自身出現問題。
明朝瘟疫爆發情況綜述,因為歷史資料和記錄奇缺,我們無法說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明朝276年歷史中,有明確記載發生瘟疫的月份共有55次。其中七月名列第一。之后就是六月、八月、五月,而這四個月正是北方相對較熱多雨的時候。發生瘟疫最少的月份則是十一月、十月、十二月。
但是,朱元璋、朱棣父子之后,問題卻越來越多,其原因無外乎:父子二人乃是刀頭舔過血的人,朱元璋不用說了那是草根出身,深知民間疾苦。
朱棣作為藩王,也打過仗,但比朱元璋就差了。朱棣出生時已經攻佔了南京,已經具備“王霸之氣”。由此,朱棣多的是“狂霸”,少了朱元璋的“對民畏懼”。但朱棣能夠繼續朱元璋的“洪武荒政體系”的原因就在於:藩王造反后,不得不“重視民間”。
和現代軍隊不同,現代軍備的裝備,主要有戰機、導彈、槍支彈藥等。古代軍隊中的騎兵非常重要,戰馬損失也是戰斗力下降的一個體現。
《中國災荒史·明代卷》中記錄了187瘟疫事件,最少的就是朱元璋時期,隻發生了2起。整個明朝前期(1368—1450年)有31起。
明朝中期(1451—1550年)為72起。明朝后期(1551—1644年)最多,達到了84起。整個明朝,瘟疫爆發時期,夏季最多45起,之后分別為春季38起、秋季36期、冬季23起、不詳45起。
在月份中,瘟疫主要發生在五月15次、七月14次、四月11次、二月10次、八月9次、三月9次。比較少的月份為十一月4次、十二月5次、九月7次、六月7次、一月7次、十月8次。
發生瘟疫最多的省份前六位分別為:浙江26次、山西23次、福建21次、北京18次、江西和湖北16次。
瘟疫比較嚴重的是萬歷十二年到十八年,連續七年都發生瘟疫。
明代的瘟疫包括:鼠疫(腺鼠疫死亡率30—70%、肺鼠疫為90%以上、敗血型鼠疫幾乎100%)、天花(死亡率40—90%)、霍亂(觸惡)、傷寒、瘧疾。
明朝在災疫救災中,后期比較差,隻能靠民間自救,好在當時基本的防治理念已經存在了
基本上明朝在這方面的貢獻,除了在天花種痘方面比較知名外,在其他方面基本上繼承前朝的成果。只是在明末,吳有性(1582年-1652年)寫成《瘟疫論》一書,對傳染病研究有了很大進展。
在該書中,吳有性認為:通過自然界的空氣,各種“戾氣”(我們現在說的病毒)可以傳染到身上。這是一種熱病、溫病。因為人的身體不同(吳有性的說法就是“正氣”是否充盈)發病時間是不同的。
三種人最容易受到感染而且危險程度不一:空腹者死、飲酒者病、飽食者不病。同時“遇飢飽勞碌,優思氣怒正氣被傷,邪氣始得張溢”。
其實,吳有性所說的在現在也是可以被印証的。空腹者其實就是長期營養不良、身體比較弱的人。當然,明朝的人你說把現在的醫學都提前証明了,這也不可能的事情。
醫學往往是通過經驗積累、知識功克也要一步步地來。
明朝人能認識到這一點就不錯了。
在書中,吳有性還認為,不同的戾氣會導致不同的器官、經絡發生疾病,由此就有了大頭瘟、蝦蟆瘟、瘧痢、赤腫痛、瓜瓤瘟、探頭瘟、疙瘩瘟等等。因此,要早治療、因人因病制宜地抓住發病原因去治療,而不能“一招鮮”。
同時,各種瘟疫也有醫治方法。例如大頭瘟就有:五克馬勃三克連,十克牛玄翹板藍。柴陳桔草薄荷三,三克升麻六芩蠶。這種病來得比較急,憎寒發熱、頭面部焮赤腫痛、伴有咽喉疼痛、口渴煩躁、舌赤苔黃等。
除了以上這些內容外,在病毒防治過程中,醫學家們提出重視居家隔離、預防措施、衛生殺菌等。例如李時珍(1518—1593年,即正德十三年到萬歷廿一年)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滅鼠、滅蠅的方法。例如運用抹牆、堵洞、酒石灰等幾種草藥結合。
由此,我們可以確知:從古到今,人們面對疫情的心情、態度也是類似的。因此,過去、現在、未來,我們仍然會遇到這類問題。但我相信:隨著科技越來越好、管控能力和水准越來越好,我們的未來可以更平穩的度過“灰暗”的時間。
服務郵箱:rmzz@people.cn 服務熱線:010-65363866(服務時間:工作日10:00-18:00) 創作者交流QQ群:190793094
人民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