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鎖定屏幕瀏覽

《青年說》第三十一期

奮斗者正當時丨“立即返崗”刷屏后……

唐佳
2022年11月21日12:14 |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登機檢疫、醫學排查、流行病學調查、採樣送檢、病例轉運、健康申明卡收取和數據統計的全流程衛生檢疫……

自疫情發生以來,這樣封閉流程的工作,李佔青已經參加過7期,累計長達112天。

“當時國內外疫情形勢嚴峻,‘外防輸入’壓力陡然增加,每天都有七八千人入境,需要重點關注的旅客也越來越多。一個24小時的班往往要上到接近36小時,我和同事們不得不少喝點水,因為經常一穿上防護服就是十幾個小時的連續作戰,身心都面臨著嚴峻考驗。”

回憶起2020年的春節,一條“請馬上通知所有同志,立即返崗”的動員令,打破了春節的假期,作為首都機場海關旅檢一處旅檢三科黨支部書記、科長的李佔青匆忙收拾行李返崗。

“那天,微信工作群裡‘正在返崗’四個字不斷刷屏。我家相對離得近,啥都好說……”面對人民網《青年說》欄目組的鏡頭,第一時間返崗的李佔青一個勁兒夸贊著自己的同事們:“有的家在外地的同事剛到家,行李箱都沒來得及打開,就又踏上了返京的路程﹔還有的同事甚至是在回家的火車上接到命令,中途下車,直接回京……”

僅僅一天時間,一支由北京海關抽調的100多人支援隊伍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首都機場。“沒有時間客套,簡單分工之后,大家很快就各司其職忙碌起來,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對於我而言,第一次考驗也隨之而來。”李佔青說。

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入境衛生檢疫現場帶隊值守的李佔青在醫學巡查中,注意到人流中一名中國籍旅客有咳嗽的情況。

“請問,您這兩天身體有哪裡不舒服嗎?”

“沒有啊,飛機上暖氣給的不夠,可能有點著涼了,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由於李佔青每天都會關注全球疫情監測小組編發的最新疫情動態,因此注意到該旅客當天是從正處於疫情快速蔓延階段的某國抵京,“我立刻警覺起來,馬上讓該旅客換上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后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排查工作。”

在深入流調的過程中,李佔青還注意到,該旅客不知是否過於緊張疲憊,手心在微微發抖,於是馬上調整了談話方式,以聊家常的形式耐心引導旅客回憶近期的生活工作情況和身體狀態。“慢慢地,該旅客從抗拒到逐步配合,打開了話匣子。”

“回來的前兩天天氣冷,身上也寒津津的,我吃了幾片感冒藥預防一下,但我覺得我的身體情況沒有什麼問題……”

“回國前,與我在同一家餐廳工作的同事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

這些都進一步堅定了李佔青的判斷——這名旅客很可能已經感染新冠肺炎,必須馬上轉送定點醫院。第二天,這名旅客被確診。

“經過這次‘遭遇戰’,我深刻感受到,筑牢國門檢疫防線,不僅要靠過硬的業務知識,還要靠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的堅持。”李佔青說。

“現在回憶起這段經歷,我就想起來今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出現的‘冰墩墩’和‘雪容融’,感覺特別像負責冬奧保障的海關同事們的身影。”李佔青打趣地說。

在他看來,航站樓外,同事們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以致於一個簡單的彎曲手指的動作都很難做出,都變成了憨厚可愛的“冰墩墩”﹔而航站樓裡,同事們高效驗放涉冬奧航班1048架次、人員4.4萬人次,即使防護服裡隻穿了短袖卻依然大汗淋漓,仿佛熱情滿滿的“雪容融”。

“記得在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無比熟悉的T3航站樓海關申報櫃台出現在電視畫面中,正在執勤的中國海關關員向各國運動員揮手告別。那一刻,我和同事們自豪而激動,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李佔青說,他將繼續堅守在“國門第一關”。

“疫情終會散去,我們終會迎來春暖花開的曙光!”

往期回顧

《青年說》第一期:世界滑雪冠軍郭丹丹:“我仿佛找到了第二個使命”

《青年說》第二期:五年前失之交臂的金牌,我一定要奪回來!

《青年說》第三期:楊倩,追求一種極致的平靜

《青年說》第四期:他們都叫我“萌萌的女漢子”

《青年說》第五期:“虎年吉祥物”來了!三星堆發掘現場負責人拆“盲盒”

《青年說》第六期:描繪一幅名叫“中國文化”的美麗圖畫

《青年說》第七期:從高亭宇到閆文港 歷史性突破背后有“風”相助

《青年說》第八期:走過22個省市區,她看到了中國青年的模樣……

《青年說》第九期:穿山甲野保人 渴望更多同行者

《青年說》第十期:紀洲麗:我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做講解

《青年說》第十一期:在港珠澳大橋,他從博士司機變成副總工

《青年說》第十二期:9年,他緣何當上非洲酋長

《青年說》第十三期:什麼樣的故事能夠跨洋“出圈”

《青年說》第十四期:他,不斷探索安保行業“天花板”

《青年說》第十五期:20年,她的青春與中國航天“完美對接”

《青年說》第十六期:這位80后研發的中國“芯”,被稱為“開創性進展”

《青年說》第十七期:船舶“裁縫”巧手織起海洋強國夢

《青年說》第十八期:“沒有什麼比盡我所能去挽救生命更有價值”

《青年說》第十九期:90后“新農人”王伶俐返鄉創業記

《青年說》第二十期:他會觀雲測雨,而且用上了大數據

《青年說》第二十一期:科技強農︱大黃魚“搬家”深遠海,身價翻了好幾倍

《青年說》第二十二期:趙雪東:想起援藏,眼睛總會濕潤

《青年說》第二十三期:科技強農︱“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

《青年說》第二十四期:在著陸場為航天員撐起“保護傘”

《青年說》第二十五期:“手可摘星辰”在他手裡化為現實

《青年說》第二十六期:搞攝影做文創 90后鄉村教師把“城市教育”帶進大山

《青年說》第二十七期:13年,他一直在為做強“中國芯”尋找“好”種子

《青年說》第二十八期:黨的二十大代表丁寧:做更多的事,凝聚更大力量

《青年說》第二十九期:再現歷史華彩,他重建“失傳”印染工藝

《青年說》第三十期:愛找問題想辦法,“最帥交警”用雙腳丈量街道

 

(責編:唐佳、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