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救24小时,阿人质危机仍未了--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营救24小时,阿人质危机仍未了

2013年01月19日06:50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综合新华社消息 阿尔及利亚政府拒绝谈判,动用武力解救人质,与劫持者发生交火,造成多名人质丧生。然而,行动过去24小时,这场危机18日仍没有终结。由于这起人质事件涉及的人数、国家众多,引发联合国及多国政府的密切关注。

  危机现场信息杂乱

  据报道,阿军队17日下午开始在东部伊利济省艾因阿迈纳斯市的一个天然气田展开营救行动,动用直升机及其他重型武器对武装分子进行打击,行动持续到当天晚间。当地安全部门人士称,目前仍有部分人质和绑匪在气田处理工厂内,具体人数不详。

  阿尔及利亚官方通讯社18日报道,据初步统计,阿军方17日在天然气田人质解救行动中共解救650名人质,其中包括阿尔及利亚籍人质573名。人质事件中,有130多名外国人遭劫持,其中半数以上目前已获解救。

  截至目前阿官方尚未披露营救行动细节,也没有公布解救行动中具体死伤人数。

  法国内政部长瓦尔斯告诉卢森堡广播电视台,从人质危机现场传来的信息显得杂乱,似乎没有官方权威发布的可靠消息。

  互不妥协酿成惨剧

  尽管对于营救细节及人员伤亡情况,各方说法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近年来少见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劫持人质事件。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人质事件引发惨剧的原因之一在于,双方态度坚决,谈判不易进行。事件刚发生后,阿官方表态称绝不会和劫持者进行谈判;而劫持方发言人也表示“政府军一旦靠近,就炸死人质”,并要求“与人质一同离开”。阿官方表示,当时挟持人质的武装分子即将离开阿尔及利亚国境线,此举迫使阿方迅速采取了行动。

  事件或将继续发酵

  阿方营救行动引发部分人质所属国家不满。美国、英国、挪威和日本政府表示,阿方未在行动前及时与其沟通,各方对此次解救行动事前并不知情,希望阿政府目前能够将确保被劫人质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分析人士称,由于营救行动导致多名人质遇难,这一事件可能还会继续发酵,产生更深远的国际影响。

  观察人士认为,此次事件反映了马里危机的“外溢效应”。在马里政府的请求下,法国以平复叛乱、打击恐怖势力为由进军马里。与此同时,地区恐怖势力谋划了劫持人质事件,增加了地区的不安定因素。

  另有军事专家指出,这次人质事件是“基地”组织典型的行动方式,国际社会应该对“基地”在该地区抬头予以重视。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国,阿尔及利亚担心赖以生存的油气生产遭受恐怖袭击,因此一直严打恐怖势力。然而,2011年西亚北非政局动荡之后,地区局势不稳助长了一些极端组织的扩张,而利比亚战时流散的武器,为它们提供了弹药市场。一些观察家指出,目前不少声称受“基地”领导的武装团伙实际上与“基地”并无系统性联系,而是借机表达一种价值倾向。这种“泛基地组织”一旦扩散,恐怕更难控制。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