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路海味市场因鱼翅风波遭牵连,生意大减。记者顾展旭 摄
行业商会向记者展示的真鱼翅。记者 邱伟荣 摄
因假鱼翅蒙羞的百年一德路如何浴火重生?各界纷纷支招
文/记者刘幸
昨日,本报《百年一德路 生意跌三成》一文出街后,引起各界共鸣:有商家不明为何自身因鱼翅而“中枪”;有街坊惋惜为何浓缩集体记忆的商业街成了“反面教材”。一德路时下正因假鱼翅风波面临危机,百年商街该何去何从?
昨日下午,一场业内研讨会在一德路山海城举行,避免鱼肚等海味行业步鱼翅的后尘成了谈论的重点。专家表示,改革开放后,一德路引领海味干货行业30年,成为广州千年商都的一张名片,不能固步自封,诚信经营、保障食品安全是必由之路,打造品牌海味更是未来的着力点,那么政府、专家、业界、市民又有什么建议呢?
商家:
因鱼翅风波“躺着中枪”
老广州王桂玲今年50多岁了,是一德路最早的一批经营者。上世纪80年代,她在广州市国有企业蔬菜公司上班,分配到紧邻一德路的解放南肉菜市场。回忆起与一德路结缘,王桂玲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夫妻两个人工资一个月加起来不足百元,养个小孩生活就过得紧巴巴的。先是家婆和舅父在一德路综合市场开了个店铺,后来两个老人退休了,于是夫妻两个人把店盘了过来,一起辞去了国企工作,在1988年成了一德路的个体户。”
“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在一德路赚第一桶金很容易。” 王桂玲说。那个时候商铺一般卖的是业内所谓的平价海味,如鱿鱼、虾米、咸鱼、冬菇、榄仁等,没有鲍参翅肚。经营一年下来,就成了万元户,比在国企强了10倍不止。“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孩子的家长会,由于身上的海味太重,被老师当场点名。”
一德路有鲍参翅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当时虎门、深圳的水客会带点进口的鲍参翅肚、瑶柱、蚝豉到一德路试卖。这些粤菜里面的高档货,成了部分已富裕起来的珠三角居民餐桌上体面的选择。不久,一德路山海城和海中宝等交易中心崛起,开始入户经营,鲍参翅肚、瑶柱、蚝豉等生意迅速旺了起来,火爆度势不可挡。
进入21世纪,一德路受益于粤菜“北伐”迅速成了一个全国各地均来拿货的商场,因此有了全国海味七成出自一德路的繁荣景象。王桂玲表示,旗下的海参和瑶柱、蚝豉就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有十多个已经打了20多年交道的客户,这些客户可以不到广州以电话下单,货到后付款。
但近来,一德路的负面消息不断,已不止一两个亲朋咨询王桂玲鱼翅是否安全?王桂玲回应说,“一德路绝大多数都是正货,不然不可能长久的。”但依然有人将信将疑。“为何我们做海参生意的人这次躺着中枪呢?这让人很不解。”
街坊:
驰名一德路成反面教材
与商人一样不解的还有众多与一德路一起成长的街坊。昨日,远在佛山的邓太太来到一德路,买了一袋年货回佛山,其中有蚝豉、虾米、冬菇、瑶柱等年货必备品。邓太太说,她年年都在这里办年货,这里是广州和周边地区精明师奶采购年货的必选地。“但现在怎么听说一德路卖假鱼翅,成了反面教材,是否真的如此呢?”
到一德路采购年货有讲究,王桂玲给记者讲了自己的心得,要备一个黑色大胶袋,由上了岁数或者经验老到的人带路,通常带着刚过门的媳妇或一个小孩子结伴而行,从人民南路出发。先去儿童公园走走,让小孩子高兴一下,然后去文具城采购小孩的学习用品,接着再货比三家买鲍参、翅肚、瑶柱、香菇等,再往前走,就可以买到一些开心果、葡萄干等小孩子喜欢的零食。末了,接近海珠广场的时候,还有利是封、对联等可供购买。
市民陈芸告诉记者,孩子的文具一直从一德路购买,跟超市比便宜很多,同样的价格,在一德路能买一大包文具。精明的学生哥喜欢去万菱广场,那里均是玩具;爱美的学生妹去新谊园,遍地是可爱的精品……
“短短870米的一德路,聚集了十多种行业,什么都有,市民来到这里,一站式采购,因此成了年货采购的最佳选择。”说起一德路成功的秘诀,一德路海味干果商会秘书长伍惠汉一语中的。
越秀区:
将推动专业市场升级
如今一德路陷入危机,如何浴火重生?昨日下午,一场业内座谈会在一德路山海城举行,避免鱼肚等海味行业步鱼翅的后尘成了谈论的重点。一德路海味干果商会要求旗下商家,将有来源、有发票的海味,如鱼肚等上架;经营者同时做好索票、索证、台账制度及对经营的商品进行检测。据介绍,一德路海味干果商会已经与质监部门、省商检局检测中心联系,专门从福建购进两条鲨鱼(冰冻),委托检测,希望能建立鲨鱼DNA数据库,并将市场日常销售的生、熟翅一起进行检测,包括检测重金属。等数据出来后,统一对已下架的商品重新核对,合格的才上市销售。
记者了解到,越秀区政府也十分重视一德路的转型升级,本月中旬召开的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提出要将“加快推进一德路干果海味等片区专业市场升级试点工作,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传统专业市场向专业行业总部集聚地转变”纳入今年的工作范畴。
但记者也发现,其中一些具体细节犹待落实,而交通、仓库、物流、城市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也制约着一德路的发展,那么哪些招数可帮助一德路在内的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呢?
支招1
一德路打造为展示中心
据广州专业市场商会统计,与一德路类似的广州存量专业市场超过1000家,是广州商贸流通业的传统优势产业。广州专业市场商会会长陈锐文告诉本报记者,在广州提出“12338”未来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通过率先转型升级,专业市场可以统筹内贸与外贸、统筹实体店和电子商务、统筹传统批发业和现代服务业。
一德路海味干果商会秘书长伍惠汉说,“具体到一德路,政府的角色必不可少,政府可以引导、疏导、扶持一德路从传统专业市场向销售、展示、电子商务中心转型。目前已明确将一德路打造成展示中心。”
支招2
将仓储物流疏导至郊区
伍惠汉称,明确目标后,剥离仓储物流到郊区是目前比较合理的方法。如今一德路部分仓库、物流已向南海转移。但他认为也可以在广州郊区开辟物流园,引导商家将仓库、物流功能转移。如此,一德路实现人货分离,能够在不转移人气的同时实现升级改造。
支招3
支持海味市场整体搬迁
有专家称,从整个广州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市场整体搬迁也并非不可,但得有政策扶持。政府可以规划出场地,制定优惠入场策略和税收政策,待商业氛围形成后再取消优惠政策。
支招4
建设“一德路”整体品牌
一德路声誉受损也在于维护品牌能力不足,伍惠汉告诉本报记者,此前就曾动议,将“一德路”三个字作为整体品牌进行建设、保护和推广,但是受制于人力不足没有成行,现在看起来刻不容缓。
昨日的座谈会上,商会就要求商家往品牌化的方向努力。虽然此前是个体经营,但商家也应有企业经营的思维。下一步,商会将就如何建设一德路品牌向越秀区人大提议案。
他山之石:
翡翠佩戴鉴定证书
造假行为明显减少
云南的翡翠市场也曾因为乱而全国闻名,以次充好的现象屡禁不止。但是记者了解到,自从给每块翡翠佩戴“鉴定证书”之后,造假行为明显减少了。对此,伍惠汉昨日告诉记者,标准缺失是一德路品牌难以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海味等是农产品加工品,可能每个批次质量都不一样,这给标准制定带来了麻烦,但是现在商会已经行动起来,争取鱼翅、鱼肚交易服务标准尽快制定出台。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