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治安纷繁复杂,面临很大压力。要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探索和完善在新形势下符合治安工作客观规律的长效防范机制。而“群防群治”作为治安管理社会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平安辖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也是新形势下实现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的有效途径。
一、延庆镇群防群治工作现状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社会治安稳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政府对治安工作越来越重视,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对这项工作予以了大力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都在全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群防群治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延庆镇作为延庆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全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延庆镇党委政府始终将群防群治社会治安综治维稳工作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来抓,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力求将该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是健全组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和主管综治工作的副镇长任副组长,各科、室、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整合全镇镇村两级组织和社会面多种力量,实施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领导小组下设14个专项指挥组,各组职责任务明确,分工配合,团结协作。
二是完善机制。确立了领导包片与特派员工作体制。建立了副职领导包片,一般干部包村,各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综治组长为直接责任人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联动机制。对各街村综治维稳工作,加大考核测评力度。通过理顺职能,完善机制,形成了党委政府总揽全局,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组织网络工作格局。
三是落实责任。落实领导责任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群防群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把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作为维护农村稳定的一条重要措施,制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规划,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维稳工作分析会,研究解决维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明确领导责任,做到组织、人员、工作三落实。落实目标管理责任:为了确保各项工作能够井然有序,综治维稳工作中心领导小组在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适合本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每年年初镇党委政府与各街村签定责任书,确定了综治工作的主攻目标,完善了综治维稳工作站的职责和制度建设。落实责任查究制:根据综治工作的有关规定,在安排布置各项工作的同时,对各村级班子的综治维稳工作进行了督查,及时收集反馈工作情况,督促基层履行工作职责,查找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合力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营造齐抓共管的有力局面。
四是规范管理。理顺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体制,由镇综治办具体组织落实治安防范的开展;健全和完善了例会、考核、登记、汇报和监督等制度;合理调配力量,进一步明确各种类型组织在治安防控中的位置、任务和职责,强调各组织的分工协作和密切配合;不定期对各村群防群治队伍进行日常检查监督,促进群防群治组织的良性发展。
五是提高素质。严把政治关、素质关和年龄关,掌握队员的选任条件;对群防群治队伍进行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其维护治安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能够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严格依法办事。通过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延庆镇的“平安乡镇”创建工作落到了实处,镇域社会稳定秩序良好。
二、近年来群防群治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是坚持党委政府的领导。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是做好群防群治工作的重要保证,在推动群防群治组织建设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始终坚持党委政府领导,对群防群治工作思想上高度重视。
二是依靠群众的理解和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扎实开展,依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群众参与度高,地区的群防群治工作开展的就顺利,反之,群众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此项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和制约。
三是建立健全组织队伍。当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以公安干警为主的城区治安防范,以乡镇综治办为主的乡镇治安防范,以村委会基层干部为主的村级治安防范和以综治员和村民为主的村级治安防范四级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使得群防群治工作是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和覆盖。
三、当前群防群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作招数不多。主要是个别组织或个人对群防群治工作重视到位,但工作措施不到位,只顾当前,短期行为,不能从长效性、持久性上考虑问题,工作中创新不够、办法不多,存在着时紧时松,时好时坏的现象。
二是队伍构成不精。主要是乡镇街道专职治安员数量少且不稳定,治保人员兼职多专职少,居民小区治安积极分子数量较少、不能形成邻里守望之势。群防群治队伍的整体素质仍待提高。
三是群众意识不强。少数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热情不高、意识不强,不敢主动与身边的违法犯罪人员作斗争,不愿为公安机关的打击防范提供线索。
四、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党委政府领导。要真正认识到“保一方平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政治责任。搞好群防群治工作必须由党委政府牵头,制定政策,健全组织,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形成群防群治工作的组织体系。同时,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保一方平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将群防群治工作纳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将此作为各级各部门年终评先的硬指标,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充分调动全社会上上下下抓好此项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要进一步做实做强派出所,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保证派出所有足够精力、警力组织和指导群防群治组织开展工作。要加强警民合作。整合社会治安资源,综治办和派出所要监督组织社区民警和综治专干每天有固定时间下基层,及时了解掌握基层社会动态,检查、指导各村(居)委会群防群治工作,将各类群防群治力量整合起来,开展人口管理、治安巡逻、安全检查、调处民间纠纷、搜集社情信息等工作。
三是充分利用社会治安资源。在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各个部门要协同作战,齐抓共管,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社会治安资源,加强治安力量。小区和村级综治队伍和各行各业治安队员、保安人员等是一支不可忽视而应该充分利用的社会治安力量,政法机关要规范管理和协同利用这支现成的治安力量,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把控制犯罪和各种防范措施贯彻到每个角落。各街道、乡镇要在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居委会与居委会、小区与小区实行治安联防。同时要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建设好党支部、司法所、法庭、村(居)委会、调解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为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四是大力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和群防群治的教育,使广大学生从小就树立起正义感和社会治安责任感,为未来社会的群防群治工作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社区各类信息公布栏的作用,让群众了解所居小区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知道公民在社会治安中的责任和义务,明白社会治安不只是政法机关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使其自觉投身于群防群治的活动之中去。
五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全民的参与性。开展各种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好居民评选及奖励活动,建立完善奖励机制。对评选出的群防群治工作先进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进行奖励。同时,还要注重挑选政治素质高、热爱安全保卫事业的人员进入群防群治队伍中来。另外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普法教育,增强群众法制意识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六是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推动群防群治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要想把群防群治工作健康、持久的开展下来,必须建立一整套责任追究规章制度,用制度去保障群防群治工作机制。要坚持实行党政领导层层分包责任制,这样基层群防群治工作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得到认真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才能得到进一步健全完善。
七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提高整体素质上有新突破。要加大对群防群治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在培训时首先要注重提高其政治素质,增强其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强业务素质培训,重点学习与群防群治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其依法办事意识。在此基础上要加大擒拿格斗等实战训练力度和专职技能培训,使其清楚自己的职责定位以及掌握完成该职责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等。
八是加强专项经费的保障。加强群防群治,就要搞好阵地建设。网络的建设、网点的建立,交通、通讯工具的配置等,要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要确保对该项工作有固定的经费来源,确保群防群治工作正常开展所需。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旧村改造、社会就业、土地征用等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会增多,这将给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完善群防群治社会治安防范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社会长治久安还需要作更深入的探索。
(来源:千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