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盐雕颜如玉海盐文化神韵传--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无棣盐雕颜如玉海盐文化神韵传

2013年02月01日05:56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工作人员把修饰完成的盐雕归类。

/“修饰”也是比较麻烦的活儿,一个简单的盐雕通常要修饰1—2天。

0工作人员正在擦拭模具。

1经过“原料处理”的盐块放在清水盆里半个小时,丝毫没有半分溶化。图为王风顺向记者展示未溶化的盐块。

2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挑选出杂质,一盆盐要检查200多遍。

◥工作人员把挑选完成的盐放到一起。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1月29日,本报《无棣“盐雕”走俏》一稿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和好奇,“用盐做的雕像遇水会化么?”、“怎么那么像玉啊?”……带着这些疑问,30日,记者走进无棣海丰集团探访盐雕制作全过程。在现场记者看到,孔子圣像、兵圣孙武像等一个个盐雕成品色泽鲜亮、润白如玉,不禁让人叹为观止。
据无棣盐务局海盐研发中心主任王风顺介绍,制作一个普普通通的盐雕作品,从开始选择海盐,到最后的成品需要经过大大小小七道工序。第一道是“剔除杂质”,也就是“捡盐”,即把原盐中的杂质挑出来。说着简单,其实这一步最重要,王风顺说,为保证海盐的纯洁度,工作人员每次都要低头捡上200多遍,丝毫马虎不得。
第二道工序是“计量”,根据需要不同的盐雕称出用盐的重量,基本上用多少斤盐,制成的盐雕就有多少斤。第三道工序是“原料处理”,如果说每种产品都有一种秘密配方的话,那这道工序就是盐雕的秘密配方。
王风顺告诉记者,经过“特殊处理”的盐雕放在水里也不化。为此记者专门做了一个实验,把经过第三道工序处理之后的盐块放到一盆清水里,半个小时之后盐块依然如故。“我们从2012年2月份的时候就开始想方设法地制作盐雕,如何能把易溶的盐变成不易溶的盐雕,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海丰集团副总经理孙洪广说,他们研究了四个多月,终得“独门绝技”,可以把见水就化的海盐变成遇水不化的。“除了台湾地区盐雕业技术超前之外,我们的盐雕可以说具有领先水平。”
经过处理之后的盐雕通过高压成型、高温定型等步骤后显出雏形。再通过修饰和包装之后,一个盐雕成品就算完成。“修饰”也是个功夫活,需要工作人员用刀、锉刀、刷子等工具对盐雕进行细致地修饰。“越复杂的盐雕需要修饰的时间越多,就想给人化妆一样需要精雕细刻,”工作人员赵秀华告诉记者,最简单的一个盐雕光修饰就得花上1—2天时间,更别说其它稍微复杂一点的了。
“我们制作的盐雕硬度非常高,用硬币刮、大力敲,都不会破碎。”王风顺幽默地说,“盐雕也很绿色,如果炒菜的时候没有食盐了,用刀使劲刮一点下来就能炒菜了,精盐纯度达到99%。”
记者采访发现,在无棣盐务人员眼中,盐雕只是海盐文化传播的载体,盐雕的背后还隐藏着无棣发展文化旅游的内涵。无棣县盐务局局长邱海军介绍,盐雕作为弘扬无棣盐文化的主要产品,已经与文化旅游分不开了,“无棣是产盐大县,现在原盐年产量已达到220万吨,是全国大型优质盐生产基地”,邱海军说,拥有这么丰富的盐资源,如何更好地利用起来是对他们的考验。“近年来无棣提出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推出了独具无棣地域和文化特色的十大系列旅游商品,盐雕就是其中之一,下一步还要建海盐博物馆,真正地把盐文化融入到无棣的文化旅游大发展中。” 邱海军自豪地说,无棣的盐文化底蕴因为有了盐雕这样的盐产品而变得更加深厚,海盐头一次作为观赏品展现在大家眼前,能让人一下子就记住无棣。

(来源:齐鲁晚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