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2月8日电(记者蒋芳)8日起,已经“关闭”了30年之久的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进行试开放,18幅太平天国时期所绘的壁画在经历了技术修复之后与观众见面。
据了解,被誉为近代“现实主义杰作”的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是1952年1月在堂子街坐北朝南相连的两幢六进古建筑内发现的。经史学专家考证,这两幢建筑在太平天国前期是东王属官衙署,后期是一座王府,壁画存有18幅,都是太平天国时期所绘。1956年,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壁画受损严重和修复问题,自1984年展出后再未能对外开放。
2012年上半年,《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维修保护方案》启动,经过近一年的保护性修复,这批壁画现今已经得到了科学修复,最大限度恢复了壁画原貌。在原太平天国东王属官衙署进行落架大修后,打造成的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建筑布局分中、东、西三路。中轴线部分的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陈列,不仅集中展示原址的18幅壁画,还精选部分苏州、宜兴、金华等地代表性的太平天国壁画、彩画,以及历次太平天国建筑修缮保留的建筑构件、木石砖雕等艺术品,全面展示了太平天国时期的壁画艺术成就。
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副馆长吴瞻介绍,这些壁画既有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的写意,也有贴近现实、渲染民间艺术的色彩,细腻与粗旷兼备,丰丽和朴实共存,反映独特的太平天国艺术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与艺术价值。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初期,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广大农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伟大实践。1853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定南京为都城。在南京建都的10余年间,太平天国为后世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试开放将从8日开始至17日结束,正式开馆将在2013年10月1日前后。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