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尖上的元宵节:全民狂欢“走起”--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足尖上的元宵节:全民狂欢“走起”

2013年02月23日16:0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南京2月23日电(记者蒋芳、蔡玉高)“正月十五闹元宵”。民俗专家、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表示,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热闹欢腾的喜庆气氛。因而,元宵节当天,公众不妨“走”起来,观灯赏月外,积极参与到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活动中,既增添节日气氛,又可愉悦身心。

  据民俗专家介绍,在历史上,元宵节是城乡特别重视的民俗大节,尤其在城市尤为热闹,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但时至今日,元宵节的欢乐氛围明显弱了很多,人们对于元宵节的理解也日益局限。

  陈竟表示,在古代,元宵节的“狂欢”表现在诸多方面,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而为公众所熟悉。

  如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踩高跷,则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而质朴的北方人民喜欢扭秧歌来庆贺。秧歌的流传地域非常广,各地秧歌的风格也大不相同,其中以东北秧歌流传范围最广。

  除了各种庆祝活动外,元宵节还有一个专门针对妇女们的“走”活动。陈竟介绍,元宵 “走百病”,又称“烤百病”“遛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是妇女。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陈竟表示,剔除迷信的色彩,我国古代很多传统习俗都有一定的意义,在表达人们祈福避祸的美好愿望的同时,一些活动也是公众进行身心锻炼的好机会。因而,这个元宵节不妨全家人一起“走”起来,过一个酣畅淋漓的传统佳节。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