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广州约您沐花海--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春节广州约您沐花海

2013年02月25日07:09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今年春节,花城广场繁花似锦,“吉祥树”成为主角。记者黄澄锋 摄

市民开心逛花市,选购年花。记者邱伟荣 摄

花市桃花盛开璀璨诱人。 记者陈安 摄

  北方踏雪 南方花开

  广州今年首开18天绚丽花市已成城市响亮名片

  文/记者任朝亮

  爱花,是千百万广州市民共同的特点。逛花市,是几百年来广州人过春节的头等大事。无论街头巷尾,还是厅堂卧室,靓丽的鲜花已经深深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也为广州赢得花城的美誉。

  花开非自赏,唯待有心人。2013年春节,广州首次把迎春花市由“民间传统习俗”升级为“城市文化品牌”,定位“世界著名节庆活动”来打造城市形象系统工程。时间上,由传统花市的前后3天拉长到18天;空间上,从局促的花街拓展到各大公园、广场、道路和社区;内容上,深入挖掘花市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市民的爱好与需求,奉献出一个地地道道的花城花市花海洋。

  2月7日上午,离农历新年还有3天,位于广州老城中心,教育路路口的“四牌楼”沉寂了一年之后再次竖起。也是在同一时间,广州12个区的花市一起开张,一年一度迎春花市的大幕拉开了。从这时起直到腊月二十九,整个西湖路都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卖花人的吆喝声,买花人的还价声此起彼伏。目睹此景,仿佛能看到一百多年来同样热闹的花市景观。

  传统:爷爷带孙子,年年来买花

  一大早,家住文德路的陈阿伯就带着孙女来西湖路花市买花了。“本想第三天再来的,孙女吵着要来玩,所以就提前来买了。”陈阿伯告诉记者,自己买花首选桃花,意头好,再来就是水仙、杜鹃、牡丹、一品红等等,弄几盆果实累累的金桔也是必不可少的。陈阿伯告诉记者,春节没有花,过年就好像少了什么。“我当年也是跟爷爷和爸爸来买花的,这就是传统。”

  民俗专家、中山大学教授叶春生告诉记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汉时期,广州的珠江南岸就有从事花卉买卖的花农。后来广州城的七个城门下逐渐成为固定的卖花场所。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逐渐发展成为年宵花市,成为广州人岁末最重要的节目,这也是传统迎春花市的雏形。此后,花市逐渐从七个城门口聚集到现在北京路财厅前面的地带。到后来,花市又迁到了距离不远的西湖路,直至现在一直成为广州中心花市的所在地。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花市,以往每年的西湖路迎春花市都是广州上下各级部门关注的中心。从档口招商到牌楼设计,从交通维护到治安环卫,每年广州市都拿出大量人力物力维护花市的正常运转,力争更好地延续这一岭南文化的重要遗产。传承的同时,西湖路花市也在不断创新。记者在花市亮灯仪式上看到了一组精美的激光动画,展示了广州这座现代都市的霓灯炫彩与高楼剪影,让市民领略历史悠久的岭南文化。

  现代:花市追随城市发展脚步东移

  2月6日晚8时,在广州新城市会客厅——花城广场,2013年广州迎春花市亮灯仪式暨吉祥树发布正式开始。由3500盆传统金桔架设而成,超过4层楼高的“吉祥树”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吉祥树外围布置了一个直径20米的花坛,用红色花瓣组成“2013”字样。

  亮灯仪式在猎德鼓声中开始。现场视频呈现出广州市民逛花市的各种欢庆场景,随即主持人用诗化的语言讲述广州这座花城弥漫着花的幽香及草木温情,“邀请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来广州过年,花城看花”。开场约10分钟后,粤剧名家红线女走上舞台,手捧一盆金桔放进舞台正中的开关,50米外的“吉祥树”瞬间光芒四射,一江之隔的广州塔600米塔身迅速闪亮,周边城市夜景灯光同时闪亮,新中轴线就像灿烂的木棉花般盛放,全城迎春花市随之开放。

  “今年的花城广场年味最浓。”家住五羊村的文姨告诉记者,去年春节前,花城广场的年味很淡,印象中只是在广场南端设置了一些彩灯。迎春景观少,来游玩的人自然少,根本没有老城区那种浓浓的年味。今年就不同了,整个广场从南到北几公里都做了精心的装饰。路边挂起了灯笼,池塘里点缀着彩灯,再加上“吉祥树”和小蛮腰无与伦比的魅力,让硕大的花城广场第一次有了“拥挤”的感觉。

  记者了解到,广州传统的迎春花市大多集中在越秀、荔湾等老城区。而随着城市中心的转移,天河、海珠等东南部地区已经集中了越来越多的人口、交通和商业活动。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年俗文化活动的重心还没有转移过来。广州市迎春花市节庆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黄南冰表示,今年迎春花市的一大创新,就是把几项主要活动放在花城广场、海珠湖这一新城市中轴线上,带动传统文化跟随城市发展移动。 (下转A2版)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