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转换为地下水的思路很好,可是省城不少河道上游垃圾成堆,水质很差,如果通过这些强渗透区下渗,对地下水水质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怎么办?”前不久,网络曝光有企业通过高压泵向地下排放污水,绷紧了民众的神经,省城通过将地表水下渗成为地下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呢?
有专家表示,强渗漏带相当于未发育成形的地下河入口,不具有天然的过滤净化功能,即便污染等级较低,也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加上地下水层缺少生物群落,几乎没有自净功能,污染几乎不可逆。
“强渗漏带就如同是大地静脉血管上的一个开口,污水进去必然引起血液中毒。”对此,网友“破铁锅”表示,上游来水水质已经改变的河水,再经过强渗漏带进入地下,就是从地表水污染升级成对地下水的污染了。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包括大涧沟在内的许多河流上游属于强渗漏带,加上一些河流处在地下水补给区,垃圾排入河道慢慢渗入地下,对地下水水质确实有很大影响。
“地表水转换地下水的一个前提是对河道进行截污治理。”济南市排水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济南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河道截污治污工程,市民关心的上游污染也在治理计划中,并且是重点。十艺节前,城区48条河道治理将会完工,届时,城区河道将会实现污水不直排,河道内看不到垃圾。
刘明翠表示,省城多年前确定了24个强渗漏区,但部分已经被规划成居民住宅或商业用地,也存在生活垃圾污染情况。目前综合强渗漏区的地质情况,选择新建渗漏水库的位置都处于玉符河、腊山河等情况较好的上游河道。计划兴建的渗透区内的各塘坝和渗漏水库,都会在施工前隔断污染,并对周围水域进行整治,保证地下水水质。
“上游渗漏水库建成后,将会通过河道下方的检测井监察地下水质和上游渗漏水库的补水情况。”刘明翠介绍,今年十艺节前将沿黄河南岸在长清、历城、章丘等地打12眼试验井。除了用于测算地下水补给量和开采量的关系外,也会对地下水进行监测,防止出现污染。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