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员高佃双:14年独自守望绿色--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护林员高佃双:14年独自守望绿色

2013年03月13日04:00    来源: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3月7日凌晨4点半,临朐县国有丹崮林场狼窝顶瞭望哨护林员高佃双拿着望远镜,准时登上瞭望塔,把他管辖的林区内的情况仔细搜寻了一遍,确保无事后,他悬着的心才放松下来。

  “今春天气干燥,山上风又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夜里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心里都不踏实。”高佃双说。

  狼窝顶瞭望哨是丹崮林场最重要的一个瞭望哨,位于海拔510米的山头上,覆盖64个自然村和大小36座山,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25公里,分属四个林区。瞭望哨距最近的村子有7华里,平时山上很少见到人影。

  所谓的瞭望哨,不过是砖混结构的两层简易摞屋,上下各14平方米,底层居住,上层是瞭望塔。高佃双几乎每天都呆在瞭望塔里,一般隔半小时,就四处瞭望一下。每天的10点40分和15点40分,四个林区的护林员会通过对讲机向高佃双通报各自区域内的情况;11点和16点,高佃双负责向场部汇报上、下午各林区以及他瞭望的情况。

  就是这种单调枯燥的工作,他已经干了14年。

  1998年10月,高佃双脱下穿了14年的军装,转业到丹崮林场,到狼窝顶当起了“绿海”守护人。

  但瞭望哨条件的艰苦让他始料未及。首先,吃水是最大的难题,最近的一处山泉离瞭望哨4华里,天旱泉眼干枯,就只能到7华里外的村里挑水。护林员在山上踩出的唯一一条羊肠小道连接着外面的世界,山路崎岖难行,第一次挑水上山,走到险要处,他要一手扶着担杖,一手攀着岩石,虽然是个强壮的汉子,都吃不消了,用了2个小时才爬回瞭望所,两桶水只留下了盖住罐底的那么一点。

  “苦是苦了点,但在瞭望哨里,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巡山的护林员更不容易,每天天不亮就带饭上山,顶着星星才回来。”高佃双淡然地说。

  临朐县林业局局长齐宝金说,瞭望哨护林员这活看起来简单,但他起的是“导航”作用,必须非常熟悉辖区情况,具有过人的眼力和良好表达能力,一旦发现情况,能立即对救火队指明方位,告知最短登山路线,好在第一时间处置险情。

  高佃双“扎根”狼窝顶后,为熟悉瞭望哨范围内的情况,把四个林区的山头都登了一遍,穿破了四双黄球鞋。由于对林区情况了然于胸,同时又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14年里,高佃双发现的60余起火情都得到及时处置。

  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5月底是规定的防火期,在这期间,高佃双要以瞭望哨为家,吃住在山上。时间久了,一向性格开朗的他变得不爱说话了,而且说起话来也是磕磕绊绊。为了保证语言能力不会消退,同时也为了驱赶寂寞,高佃双每天都会站在山顶上唱上几首歌。

  1999年,高佃双的妻子刘占荣老觉得胸口闷、脊梁疼,查又查不出病来。抽不出时间照顾家的高佃双,干脆将妻子和6岁的儿子接到山上居住。这以后,三天一次的挑水也改成了一天一次,见水这么金贵,媳妇和孩子在山上居住的一年半里没洗过一次澡。那年的夏天,有一段连续下了几天雨,路滑难走,无法下山挑水,全家人就靠喝烧开的雨水过日子。一年后,上山时活泼调皮的儿子也变得沉默寡言,高佃双狠了狠心,又把妻子和儿子送回了60华里以外的老家。

  说起这些,这个48岁的汉子眼圈红红的。“这些年,我确实亏欠家里很多很多。但不管怎么说,这活总得有人干吧。再过几年,我就退休了,我想,那时候再好好补偿补偿这娘俩吧。”高佃双说。

(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