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缘起:
南京中学生 节假日“可以补课”
新学年开学不到半月,补课就打着明晃晃的旗号回来了。典型的例子是南京。
据南京市教育局近日出台的《关于南京市中学节假日对学生开放教育设施和开展教师校内教学辅导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学校在节假日期间要有计划地开放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体育场馆等设施;如果家长同意,学生自愿,各学校可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利用双休日的一天开展教学辅导活动,集中辅导活动内容可安排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和综合实践活动。
尽管《通知》要求是“家长同意、学生自愿”,但又有哪位家长和学生敢不同意和不自愿?不仅如此,虽《通知》指向的是中学,但不甘落后的小学也快步跟进。我们不能说是这份《通知》为补课风卷土重来开了绿灯,但事实是,让家长钱袋空让学生脑袋痛的补课真的就在一夜之间重来了,并且不再“犹抱琵琶”。 |
素质教育比不上高考升学率?(网友:武少民)
因为在高考中成绩不理想,南京教育部门于痛定思痛之后,出台星期六上课的规定,在这种无奈之举的背后,素质教育向人们亮起了红灯!毕竟,中学教育的质量最终要靠升学率和高考成绩来说话,而南京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在高考中遭遇“滑铁卢”。对此,我赞成南京教育部门采取的补课教育,这种“亡羊补牢”的补救措施,对于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还有我们一直热衷鼓吹的素质教育,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讽刺。
我们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正是在应试取士的背景下,逐渐显得荒谬而且不合时宜,如果一个学校和一个地区沿着这条道路走远了,它们最终会发现“此路不通!”我们一直期待着高考招生体制的重大改革,期待着素质教育成为真正的现实,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分数依旧占据了所有的中心,显得不可逾越。就是这样的一道槛,让众多的学子“三更灯火五更鸡”,让众多的学校加课补课取消节假日……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未来,也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目标,这一点不容置疑。可是,在短期来看,在高考成绩决定一切的大背景下,我们却只能回到应试教育的恶性竞争上来,看看南京的做法,我们就会明白。素质教育任重道远,但是我们已经不能等待,对此,教育部门要拿出勇气和胆略,对当前的教育体制和招生体制进行彻底改革,这一点,已经刻不容缓了!
南京补课:教育之痛 社会之悲(网友:邸建龙)
曾几何时,教育承受着来自社会的责难:大搞应试教育,抹煞创造天性,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畸形发展。几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承受着重重压力,默默地以育人者的责任和智慧改革、创新。南京,当这个教育改革的实践者,终于把一个较为完善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呈献给世人的时候,没有鲜花和喝彩,得到的却是避而远之的现实,“拥有全省一流教育资源的南京,每年却有相当多的同学到南通、泰州、扬州等地高中‘借读’”。社会不认可,学生受益的家长也不接受。百倍艰辛后尴尬两难中的教育,是一种痛,一种难以名状、不能呻吟的痛。
然而,对学校来说,此痛可医,只要开一剂“补课”小方,即可止痛。然而的然而,此方一出,实乃社会之悲了。且不说搅的学校左右为难难以适从,且不说孩子将来高分升学难就业,且不说……单就让教师拣起抛弃的“垃圾”再端到你孩子的课桌上,硬塞给你的孩子,这不是逼子由龙变虫吗?此为大悲!呜呼!
允许周六“上学”是向应试教育亮白旗(网友:严阳)
南京市今年高考成绩难如人意,由南京当地的《现代快报》与在全国很有影响的《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追踪调查,早已经“丑名”在外。作为主管部门的南京市教育局如坐针毡本是意料之中的事。采取一定的措施,力促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改变这一现状,也是完全可以理解之事。然而现在,其所做出的周六上课的决定却让人不敢苟同。
比较南京市的学校与高考成绩多年来位居全省前列的苏中南通、泰州、扬州等地高中的教学管理上的差异,我们就会发现,南京的中学则按国家规定的时间上课下课,倡导自主学习,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由支配;而苏中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从早自习到晚自习,都有老师坐班。南京竭力禁止学校拖课和不按时放学,更禁止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等补课;苏中学校双休日学校安排上课,一个月只休息一天,寒暑假还要分阶段补课。南京各中学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做社会调查,写学术研究小报告,同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教学等等;而苏中学校则没有这样的教学内容。
如果仅仅是着眼于高考,那么,毫无疑问,南京市的做法非常吃亏;而苏中学校则占尽了便宜。但是,如果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南京市的做法无疑更加值得肯定——一些大学的老师表示,虽然南京同学的高考分数不高,但却因为他们素质全面、眼界开阔、知识面较广,学习、研究都很有后劲儿,爆发力往往会超过一些考分很高的同学,因此非常喜欢南京的学生就是证明。所以,作为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决不应该妄自菲薄及屈服于来自家长的压力随便掉头,而应坚持从前成功的地方,适当弥补从前工作这的缺漏,同时争取政策上的支持——比如让高校拥有自主招生权等。
但让我们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如今南京市教育局居然也出台了这样的《通知》,向应试教育亮白旗了!这样做,也许真的会让我们的学校在今后高考中取得不错的甚至是相当优异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考虑过没有,这样做会让我们牺牲什么吗?这应该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吗?
高考是素质教育最美丽的风景(网友:江苏仪征中学 张一山)
这些年教育改革的主要成绩就是恢复了高考。当前,社会、学校“万众一心”“痛恨”高考时,我们应当正确处理高考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我认为将高考和素质教育对立很没有必要。高考应该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山尖。如果学生没有素质教育这个基础,应该很难到达美丽的山顶,并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如果将素质教育和高考改革的方向,放到同一起跑线上,那么还会出现谁抵谁的问题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