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顾相争还是郎顾相交? 1月15日,顾雏军及格林柯尔又被香港新鸿基证券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原证券经纪人宋振告到香港高等法院,追讨1053.3万港元酬金。宋振诉称,自己曾协助顾雏军进行内幕交易,还曾向顾雏军引荐了知名学者郎咸平,郎咸平也最终在《新财富》中撰写利好顾雏军及格林柯尔的文章。
顾雏军表示,事实上是证券经纪卷走客户资金,自己是“遭贼偷又被贼咬”。对捉刀撰写有利于格林柯尔文章的说法,郎咸平也明确进行了否认。
从2002年6月的《从“科龙事件”谈柔性监管》中赞扬顾雏军入主科龙后是“履行了善良的管理人的注意责任”,到2004年下半年的《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中劈向“侵吞国有资产的顾雏军”的七板斧,郎咸平显然对顾雏军收购科龙的同一事件发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也会使其公信力受到质疑。甚至有人推断,郎对顾雏军的态度前后出现三百六十度大掉头,会不会就与顾雏军没有实现当初的“公关费”承诺有关? |

郎为顾写过利好文章 自《新财富》创刊以来,“咸平财评”便是该杂志的固定栏目,郎咸平是该杂志的学术顾问。在《新财富》2002年6月号上,郎咸平在《从“科龙事件”谈柔性监管》中写道:“据了解,顾雏军的年薪是12元。我听到很多流言说他太过矫情,只是做做戏给股东看而已。当然,我是局外人,不可能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是当我感觉顾雏军12元的薪酬与美国著名地产大王川普10美元的午餐费及K-Mart的采购相比,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一个善良管理人应该做的事。”读者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郎咸平对顾雏军做法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