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仅三成民众愿意帮助陌生人--强国社区--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社区>>强国新闻

人民网调查专栏“态度”第四期调查结果出炉

调查显示:仅三成民众愿意帮助陌生人

2013年08月02日16:15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8月2日电(袁孟秋)2013年5月20日至7月31日,人民网强国社区联合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就民众对慈善事业的态度展开调查。调查显示,民众自我评价慈善活动参与度一般,个人经济实力有限和对慈善组织不够信任,是影响参与度的主因。五至六成受访者愿意帮助亲友同事,不愿帮助陌生人。调查结果还表明,中国公益慈善组织整体公信力偏低,监督不到位、社会信任缺失和财务不透明是三大软肋。受访者建议建立多元化监督体系、健全立法和尝试慈善募捐机构、实施机构和协调机构分离等举措,推进公益慈善组织改革。

    仅三成受访者愿意帮助陌生人

    在“您更愿意帮助以下哪些群体?”一题中,笼统表示愿意帮助“除陌生人外,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能够帮助的人”的受访者占64.1%,愿意帮助“遇到困难的亲人”、“媒体报道的弱势群体”和“遇到困难的同事或朋友”的比例在55.2%~61.0%之间,仅28.5%的受访者愿意帮助“路边遇到的陌生人”。网友“潜行”留言,“不是人们对陌生人的困难和痛苦视而不见,主要是社会信任度低,人们都怕遇到假乞丐、‘碰瓷党’,让爱心被欺骗,还是帮助认识的人靠谱。”

    民众自我评价慈善活动参与频率一般

    受访者中近七成表示,自己在过去一年中参与过公益慈善活动。其中,自我评价参与频率“很高”或“较高”的占5.2%,参与频率“一般”的占40.1%,21.9%参与频率“较低”;此外,32.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参与过慈善活动。总体来看,民众自我评价慈善活动参与频率一般。从性别看,女性比男性参与的频率稍高;从教育背景看,参与慈善活动的频率与学历高低总体成正比关系。在慈善捐赠方面,受访者中65.5%进行过慈善捐赠,79.7%捐赠金额在500元以内,2.2%捐赠金额在5000元以上。

    调查显示,影响民众慈善活动参与度的原因依次有:个人经济实力,对慈善组织的信任不够,不了解慈善参与渠道和参与渠道不通畅。受访者中分别有63.3%、53.3%表示,“经济实力不够”及对慈善组织“不够信任”,是影响自己参与慈善活动的原因;另有三成受访者认为,“不了解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渠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渠道不通畅”是重要原因。网友“寒梅傲然”留言称,“近几年来,国人对慈善的关注度持续增加,只是有关慈善机构被媒体曝光的种种负面新闻,严重打击了国人的慈善热情。”

    两项值得注意的数据对比

    根据中国人口的样本结构特征对线上、线下数据进行加权整合统计的数据来看,六成受访者反对“逼捐”;而线上调查数据显示,超八成网民反对“逼捐”,比例高于前者。

    在“您是否了解我国对企业和个人慈善捐赠有税收优惠政策?”一题中,线上、线下调查数据加权统计结果显示,表示“不知道”和“听说过,不是很了解”的受访者合计达96.9%,“非常了解”者仅为3.1%;对比线上调查的情况,网民群体对我国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表示“非常了解”的网民为8%,高于前述比例。

    中国慈善组织三大软肋:监督不到位、信任缺失和财务不透明

    在“慈善组织公信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题中,“信息透明度”及“管理和监督机制”的认可度最高,分别为71.2%和64.8%。合法性、专业素质、组织规模和口碑等因素也是评价慈善组织公信力的重要依据。受访者认为,影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四项主要掣肘因素是:监督不到位、民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度不高、财务不透明度及相关立法体系不健全,这几项的选择比例在68.2%—77.9%之间。网友“XLYJD”的观点非常具有代表性,“人之初性本善,中国人大多是乐善好施的,但公益慈善事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进一步完善,给国人更多的信心和勇气,来实践慈善。”

    改革路径:健全立法、建立多元监督体系及募捐、实施和协调机构相互分离

    如何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健全慈善组织的运行机制?超七成受访者建议“建立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监督体系”和“健全立法”;近六成受访者建议尝试“募捐机构、实施机构和协调机构分离”以及“加强政府监督”。此外,“成立专门的慈善监督机构,每年发布慈善组织公信力评估报告”和“富裕阶层和社会名流积极参与公益慈善,发挥示范作用”支持率也超过四成。网友“最后走来zh”认为,“中国的慈善组织与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相比,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除了慈善事业基本法律需要尽快出台,目前最重要的,是实行募捐机构、实施机构和协调机构分离的机制,让善款的公示、流向和使用都明明白白。”

    相关报道:调查显示:仅一成网友了解我国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

(责编:袁孟秋、杨鸿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