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曾伟 张葳)人民网强国社区推出的“全国5A景区文明旅游体验征集活动”日前圆满结束,安徽绩溪龙川、陕西华山等景区登上网友评出的“文明口碑红榜”,也有部分景区登上了“黑榜”。结合点评活动与“黄金周”热议的旅游话题,强国论坛组织了专家访谈,回应网友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畅谈如何规范管理,“带着文明出游”。
由人民网强国社区联合人民网旅游频道、驴妈妈旅游网、中国经济网旅游频道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文明景区点评活动,旨在征集网友对游客素质、景区管理、配套服务的体验报告,以督促景区提高服务水平,倡导游客文明出行,共同推动和谐文明的旅游环境建设。主要点评对象是全国150多个5A级景区,网友登录网上专题即可提交体验报告和图片。共吸引数十万网友参与,提交评价、建议一万余条。有的网友说“人太多了,感觉嘈杂”,“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让人汗颜”,也有网友反映在景区内消费购物的体验不好等问题。
为了系统提炼,集中反映网友诉求,强国论坛邀请知名旅游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北京二外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殷敏,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主任雷涛,与老伴走过7大洲50多个国家的“花甲背包客”王钟津,开展网络座谈,对网友点评中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解读和点评。
刘思敏表示,“我们现在笼统说旅游有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包括《旅游法》规定的太笼统了。现在用不文明概括这些行为涉及很多层面,比如有道德层面,有行政规定层面的,也有法律层面的,法律既有违法的也有犯罪的,应该分门别类。《旅游法》很好,提出了要求,但是怎么做呢?这个领域出细则挺难,但是需要做梳理,我觉得相关法律要做适应性的修改,比如说在文物上乱刻乱画破坏文物了,现在《旅游法》没有规定这个怎么处理,没有细节。”刘思敏认为,既要宣传教育,同时进行法律法规梳理,这样才能两头引导加上制约,才能可能是长效机制。
殷敏非常赞成网民提出的“文明旅游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的建议。但同时表示,“需要确实找到这样一个机制,旅游过程当中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但是体现在旅游活动过程当中,应该是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习惯,在旅游过程当中的一个延续。有些不文明行为确实是陋习。另外,还有一些是由一个文化差异造成的”,“比如说朋友之间中国人说话肯定嗓门不在于多高多低,但是可能有些外国人对这个不习惯,所以不是说嗓门一高就是不文明。”殷敏建议,长效机制应该是从小抓起,可以将关于旅游休闲的教育引入到学校,借助于休闲教育、旅游教育来告诉他们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雷涛回应了十三陵被列入网友排出“九大坑爹景点”之事,他表示“忽悠”游客的是“黑导游”,而非景区本身。今年的国庆节,为了避免有人误导游客,十三陵景区跟中国移动合作,到西关环岛的外地游客都会收到一条短信,告知明十三陵景区的四个陵,都在正常开放,谨防上当受骗。雷涛建议游客上网查看景区信息,以免上当。
王钟津认为要游客遵守纪律,应制定高标准的细则规定。她谈到美国国家公园对游客投喂食物的罚款是5千美金,约束力很强。又以云冈石窟和莫高窟的游客拍照情况为例做了对比,在云冈石窟里众多游客不顾文物保护规定频繁照相,而在莫高窟游览时却没有发现这种现象。雷涛对此表示,“不文明行为的消除是一个习惯,是文明素质的体现,但是也有环境的问题。”他认为,要文明旅游就需“疏堵结合”,景区要提供良好环境、便民的服务,也要加大监管的职责。当建立一个文明环境的时候,某些不文明的行为就不想有也不敢有。
网友点评红、黑榜前五名单:
“文明口碑红榜”(好评)
1.安徽绩溪龙川景区
2.陕西渭南华山景区
3.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4.北京恭王府景区
5. 安徽黄山风景区
“文明口碑黑榜”(差评)
1.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2.福建武夷山
3..北京八达岭长城
4.安徽天柱山风景区
5.陕西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