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近日,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种粮大户谭伦蔚,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共同做客人民日报、人民网《两会e客厅》。针对一些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存疑的现象,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回应,96%以上的产品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趋势逐步向好,这个是立得住脚的。
陈晓华表示:“我觉得评价质量安全的状况主要看三点:一个看这个产品符合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这是最基本的、最核心的,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我们国家这些年加强标准体系的建设,大体上现在涉及农产品的标准,包括国家强制性标准、行业标准一共有八千多项,而且每年财政都会安排专项资金来加快治标的步伐,根据这些标准来检测农产品,应该说96%以上的产品都是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的。”
他说:“第二个要看整个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好了还是越来越坏了?实事求是地讲,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是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才面对和提出来的问题。过去大家只是为了吃饱,所以对质量安全的问题有所忽视,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现在的标准和本世纪初搞无公害时的标准比较起来,检测合格率大约提高了30个百分点,应该说每年都有所提高,所以就总的趋势来讲,逐步向好,这个是立得住脚的。”
第三个要看质量安全的问题能不能及时被发现并被及时处理,这也是衡量质量安全有没有保证重要因素。陈晓华指出:“食品安全的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世界各国都有。这些年随着检测、检查的增加,在遏制多发、频发,特别是恶性问题上还是见到成效的。比如说瘦肉精、三聚氰氨,通过这几年坚持不懈的严打,最重的刑判到了死缓、无期,这样的严厉查处收效比较明显。所以总的来看,我们基本的判断是逐步向好,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食品安全的问题关乎老百姓的健康,不能有丝毫马虎。所以今年农业部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开展质量安全监管年的活动。通过一手抓执法监管,保持高压态势,露头就打;一手抓大力推进标准化的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最终解决好质量安全问题。” (彭心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