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微博>>微博快报

扬州市长朱民阳对话@人民日报:深化推进改革 不断提升名城建设水平(实录)

2014年03月06日21:09    来源:人民微博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 (王先进) 3月6日14时00分,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长朱民阳做客人民网“微聚中国-百城市长共述中国梦”系列访谈,与@人民日报 法人微博和广大网友以“深化推进改革 不断提升名城建设水平”为主题进行交流。>>>>>>进入访谈页面

访谈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3月6日14:00,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长朱民阳将做客人民网“微聚中国-百城市长共述中国梦”系列微访谈,与广大网友解读扬州的深化改革路径,欢迎参与互动。

[@人民日报]: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由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和人民微博共同推出的“微博中国-百城市长共述中国梦”系列访谈。目前,2014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扬州市市长朱民阳来和我们一起聊聊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扬州的名城建设水平。朱市长您好。

[朱民阳]:你好。

[@人民日报]:昨天是两会人大开幕的第一天,您也在现场听到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能不能先谈一谈您的感受。

[朱民阳]:昨天我们在大会堂听李总理的报告,感觉到李总理的报告首先是坚定,这个报告表达了坚定不移地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全力推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就是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决心和行动,第三就是坚定不移地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朱民阳]:第二,我感觉到李总理的这份报告非常睿智。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各种矛盾,各种发展当中的问题,表达了我们在整个发展环节,解决这些问题当中的大智慧,好多东西都是根据中央的顶层设计,根据基层的实际,一个一个破解难题。

[朱民阳]:第三,非常务实。操作性也很强。它有一个系统的设计,也有一个标本兼治的整个安排,更有一些具体的非常明确的要求和明确的责任。从我们地方政府来感受,这些工作要求非常可操作性,操作性也非常强。总的来讲,我感觉到,李总理这份报告是按照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要求,来极大地推动,组织全国人民加快改革开放,加快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非常好的报告。我们非常赞同。

[@人民日报]:总理也在今年报告中提到了今年的宏观的经济形势,可以说仍然是错综复杂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是并存。您是如何理解和把握的呢?

[朱民阳]:总理报告当中确实是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的分析。我可以说,还是说机遇和挑战并存。这好象是一个老话,但是它又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和新的课题。比如说机遇,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总的开关、总的要求。但是从地方上来讲,改革现在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如果我们按照中央的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我们本地的实际来推出,这里面我们做好了我们做实了,我们能够结合本地的实际做好的话,我们实际上就会抓住机遇。

[朱民阳]:具体来讲,从地方政府来讲有这样三个关系:一个关系就是要把握好常态与动态的关系。所谓常态的关系,就是当前的复杂的经济形势,特别是表达出它的一种复杂性和多变性,我认为它已经呈现一种常态化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资源的约束,包括经济运行的成本的加大等等这些问题,我们要把它看成一个常态的情况。但是,同时,从经济的周期和产业的周期来看,又呈现一种动态起伏的趋势。在这个过程当中,它是有谷也有峰,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个是市场,有的时候虽然是“暂时关闭了这一扇门,同时一定重新又打开了另一扇窗”,这里面就是我们怎么来抓住机遇。现在我们说困难,形势的复杂多变,是一种常态,但是这里面我们把握好了,我们在动态当中把握好的话,我们也会抓住机遇。

[朱民阳]:第二个就是怎么来把握好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或者叫可持续与不可持续的问题。现在我们物质的资源是有限,我们在现在的发展过程当中,如何运用我们的智慧资源,运用我们的创新资源,那是无限的。物质的资源是有限的,是要消耗的,但是我们如果是以改革的思路,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地来创新发展,用我们的一种智慧,我说这也是无限的。所以在自然资源,包括生态资源,硬约束加大的情况下,需要我们更多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发展的模式。李总理讲的,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实际上就是怎么来把我们的一些,它本质上的东西,就是把我们的一些组织制度方面的一些创新。我们怎么样更多地向改革要动力,向科技要动力,向创新要生产力,这也是无限的,是有很大的机会、很大的机遇的。

[朱民阳]:第三个关系就是把握好外部环境与自身环境的关系。同样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波动,包括它的程度,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我们既要对外部的环境敏感、敏锐,更要把我们自身的筋骨打实、打牢,通过调结构、转方式、抓创新、聚人才,苦练我们自己的内功,这样才能把握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人民日报]:刚才您也提到了改革开放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和其中的要义。可以说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也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一个热议话题。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您是怎么理解和看待的?

[朱民阳]: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来讲要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推开,也就是说要有一个顶层设计。但是,我们这种改革,很重要的就是这次的改革,我认为它要是一种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两者的结合。

[朱民阳]: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实际上每一次的改革都是一次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活力的解放和释放。越是经济发展到了重要关口,就越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我们这一次的改革,首要的是我们政府自身的改革。就是李总理报告讲的,就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在这个当中,总理报告当中讲的都很明确,我想这一次他报告当中,应该说已经明确了路线图,已经明确了时间表,这方面实际上,很重要的就是要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在顶层设计的同时,我们基层要更多地注意摸着石头过河,把两者结合起来。这种顶层设计的改革要求要坚决落实到位,摸着石头过河也要在顶层设计整个制度框架下来积极地探索、大胆地探索。

[@人民日报]:能不能结合一下扬州地方政府的实际来谈一谈我们是如何推进改革进行深入的?

[朱民阳]:好,我结合我们扬州去年省委省政府给我们扬州专门出台了一个跨江融合发展的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这个意思就是,扬州地处苏中,把我们产业交通发展水平全面对接合融入苏南。在这个过程当中,综合改革既是目标也是动力。在这个方面,我们提出了四个倒逼的想法。什么四个倒逼呢?就是要以生态文明的建设倒逼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二句话就是要以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增长倒逼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句话就是要以居民收入的增加来倒逼我们发展活力的释放。第四句话就是要以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倒逼我们政府职能的转变。

[朱民阳]:具体来讲,第一个就是关于以生态文明建设倒逼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件事情,我理解,加快经济的转型,实际上是这次改革的基本要求,我们这次改革很重要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加快经济转型,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我们为什么说是要以生态文明建设来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呢?总理讲,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比如说,在发展的模式上,我们怎么来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低碳增长、绿色增长,这个都是一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种要求来促使我们的经济改革,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参与和支持。否则的话,经济本身自身的调一调,大家感觉和我没什么关系,但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整个发展的要求和我们的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关系到人民生活,关乎到我们民族未来。比如在产业结构上面,同样它也是有转方式的问题。三次结构的调整,怎么突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这次总理报告当中提到了,我们国家服务业的占比首次超过了二次产业的发展,这种增长也是朝着我们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的一个方向迈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带有标志性的一步。

[朱民阳]: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调优、调高、调轻。还有在资源要素方面,资源要素方面就是我们现在要怎么加快推动,由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这样一个转变,推动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转变。这是一个方面。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调整经济结构的倒逼。我再讲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比如说,我们扬州本来的生态基础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好一点。在这种过程当中,我们发展还是第一要务,发展还是主要任务,但是我们的这种发展就不能是靠走一个边污染边发展的路子,我们而是要依靠人才和科技创新,我们大力发展我们软件信息服务业,包括现代服务业当中的电子商务等等这些,这种产业的集聚,会使我们相应的一些人才进一步地集聚,同时,这种人才的集聚,也给我们这个地区的人口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

[朱民阳]:第二个就是要以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来倒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次我们的改革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取向,就是要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发展的质量。从经济角度来讲,你要有一个投入产出比,从环境保护来讲,你就是要最小的消耗、最少的污染、最好的产出等等。所有这些实际上我们就是要走出一条以质量效益的增长来倒逼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经济的发展,从地方的情况来看,考核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挥棒。但是,这种发展现在有一个词叫GDP,但是我们这里追求的GDP必须是绿色GDP,也就是说,我们要能够使经济更健康、更优良、更科学,不含水分,在这个当中,你要能够促使我们在产业结构上,传统的产业要能够高新化,新兴的产业要能够规模化。去年开始,我们根据省委融合发展的意见,我们设定了以投资规模、高质量的就业、税收贡献、投入产出比、土地资源的最少消耗、污染的最少排放设计了一套考核办法,以这种优化考核来导向我们的结构调整,来提升我们项目的建设的量质并举。这是经济方面。城市建设我们也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就是怎么来更加注重制定高质量建设的施工图,在民生建设方面,我们提出了要“四个明确、两个评估”,就是所有的项目你必须要有立项的政策依据和理论,要有项目的建设时间与工期,要有项目的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要有资金的使用计划,要明确质量、项目的标准要求和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同时做好项目的社会稳定评估和交通影响评估,以全方位提升项目实施的组织评价、考核体系,使我们的工程的质量、项目的质量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共同检验。一句话,所有的政府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各种行为,必须要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环境保护、以生态发展的要求来作为前提,让我们的发展能够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朱民阳]:第三个改革就是要以居民收入的增长倒逼我们发展活力的释放。民生也是一个天大的事,我们在民生的发展过程当中,我感觉到,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发展的成果,是改革的根本要求。我们的这种改革是要能够全民参与、全民关注,通过改革,让我们的人民群众用双手来共同创造我们美好幸福的生活。也就是说,各种的创新创造的活力能够迸发。我想从我们扬州来讲,我们现在在探索几个事情。一个就是怎么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来提高企业的效益,最终来提高职工的收入这样一个路径。追求人民群众的创造,进而实现他的收入的增加,这是我们政府必须矢志不渝强力推动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进一步提升我们市民的素质、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他的效率,增加法人单位、企业的效益,最终增加职工的收入,这一条路,我认为本身就是怎么提高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的路子,这也是一个改革的要求。另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我们要努力地提高职工的收入,提高职工的收入有几个渠道,一个是工资性收入,一个是保障性收入,一个是财产性收入,一个是经营性收入,现在的情况,工资性收入还是主体,在工资性收入的过程当中,我们做好这件事以外,就是我刚才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提高职工的工资性收入,还有一个就是政府创造更多的发展环境、创业环境,来增加我们市民的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说,去年我们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一个服务企业的“2号文件”,一号文件是民生改善文件。我们把鼓励市民的创业门槛降低,努力创造全民创业的氛围,并拿出了具体的措施。比如说,我们的农业,怎么加快构建土地流转加工商资本加股份合作,这样新兴农业的经营体系,包括土地流转、农业土地的确权,让我们的农民离土不离乡,又能有一块土地流转的收入,又能够在农地上工作,增加他的工资性收入。比如说我们的古城保护,古城保护有很多老房子,这些老房子如果你就保护而保护,不能够发挥它的效益,那只是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是古城保护,有的是居民自己的,有的是公租房,通过他自己的改造劳动,政府再给出一点支持,他能够把民居改成客栈,因为我们是一个旅游城市,创造更多游客居住的好去处,同时又增加我们居民的客栈之后,他有收入,或者他搞一些经营性的收入。诸如此类,就是怎么来把我们民间的各种活力释放出来,透过这些东西,让他能够很便利地创业,或者说是就业,来使我们的保障工资性收入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努力地增加他的财产性、经营性收入,这个是我们也要改的,也要努力探索的。

[朱民阳]:最后一个就是怎么来坚持以公共服务水平来提升和倒逼政府职能的转变。实际上就是体制机制创新问题。我理解,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转变职能、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府改革的一个主要的手段。在研究我们扬州的整个综合改革方案当中,从政府这个层面上来讲,就是怎么样来加快政府服务的国际化、行政行为的法制化和政府部门的去利益化。这话怎么讲呢?我想我们现在的各项改革,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也就是习总书记讲的,我们要加快推进社会体系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的问题;昨天李总理报告讲的,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一年,我们一定要用一种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来思考、来部署、来行使我们政府的各项工作。在这个问题上,我想我们首先要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的三者关系。这里面,我们做到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中,该转的转,该调的调,该到位的到位。比如你讲的我们的城市建设过程当中,这里面有很多事情,我们现在用开放的观点、改革的要求,确实有越位的地方,也有缺位的地方。比如投入,不是什么事情都是你政府去投,把应该市场做的事情你应该放给市场去做,所以我们提出来三层意思,就是该是市场做的事情,政府一分不能投,就是要由市场去做;市场一时看不准,或者说民营资本一时看不准,政府可以做一些先期的引导,适时地退出。第三,该是政府投入的,你必须投入到位。通过这样一个梳理,实际上我们的投入也好,我们的城市建设的发展活力就得到了释放。从去年开始我们按照项目的资金来源进行分门别类,将200多个项目细分为政府直接投资融资类、项目公司的运作类,还有一个就是财政直接投入,还有就是企业投入类,一分类之后,实际上它的整个全社会的投入,能够更集中,更有序。

[朱民阳]:在这个过程当中,很重要的是我们政府在改革的自身过程当中,一方面首先彻底转变职能,该放的放。但是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过程的监管,你不是一放了,你说你改了,什么都不管了,这不行,你还得要监管。就是我们在门槛进入是低了,但是在过程当中,政府的监管也要到位,要发挥好作用。在这方面,我们也在从扬州的实际做一些制度设计,做一些探索。

[@人民日报]:刚才您也提到了民生是天大的事,可以说民生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目前扬州在民生工作上有哪些关注点呢?

[朱民阳]:李总理报告讲的,民生工作是我们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件事情上,从我们政府的投入来讲,我们每年在增加,但是在民生的工作当中,我认为有这样几层意思可能要把握好,一个就是要兜底。所谓要兜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一些社会困难群体,政府有责任必须要帮助他,他自己没有能力,但是我们必须都要照顾到他,都要关心到他,这是政府的一个底线必须要做到,也就是最基本的东西。

[朱民阳]:第二个就是建立机制,这种建立机制就是在民生方面怎么来发展和创造民生改善的社会的多元活力的问题。特别是让人民共同参与我们民生的建设问题。比如说民生的发展过程当中,有的时候政府投入是可以的,但是投入之后,要管用,要实用,这一点,怎么来动员多个的积极性一起来做这件事情,我们也是要着力改善的。

[朱民阳]:民生方面还有一条就是政府的一种行政推动抓民生的过程当中,还要注意适时地上升到制度层面,甚至上升到法律层面,要把它固化。因为民生是政府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和要求。除了行政的推动,还要适时地用制度把它固化,这样它才能够可持续。当然在民生的投入改革过程中,也一定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开过头支票。我们要把握好我们的一种蓄势,把最基本的做好。

[朱民阳]:从民生,我们扬州来讲,连续13年都发了市委市政府的一号文件,主要都是围绕解决民生问题。有的是办一些民生设施,有的是解决一些民生的困难,当然我们也是从最基本的做起,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菜,呼吸上新鲜的空气等等。但是现在我们认为还是很艰巨。我们喝上干净的水,我们扬州认为很重要,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南水北调东取水口这个沿线,如何来保证我们的河道是洁净的,减少农业面源上的污染,怎么来调结构,这是我们要做的,这是一个大民生的问题。

[朱民阳]:比如,我们也坦言,我们城区170平方公里的范围,我们有33条河,我们还有11条河是六类类水,所谓六类水,那就是必须要整治的水,也就是说,从市民的直接感受来讲,就是黑臭,黑臭的河道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我们正在不断地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再改善,从去年开始,我们筹划了一个扬州的“清水活水”工程,在市区花三年时间把这33条河道进行根本性的整治。大概现在初步的预算要120亿。当然,这一次的整治,绝对不能做一个表面文章,更不能做一个形象工程,所以我们对这个方案进行了反反复复的比较,我们也成立了专家组,我们对怎么来活水,怎么来控源截污,怎么清淤疏净等等一系列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建设层面,我们都在进行整体方案的设计。农村我们有一个全境的农村河道的疏净这样的工程,这些方面我们是要下决心做的。如果我们发展连最基本的水都弄不干净的,这个是没法交待的。当然我们现在没做好,我们还有很多问题。

[朱民阳]: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吃上放心的菜。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让农民放心种菜在田头,市民放心消费在餐桌,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让农民种菜,要更多的实施有机生产,同时要能够产销衔接,解决这个过程当中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减少流通环节的价格的抬高,包括流通环节的叶菜的污染等等这些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个整体的方案。

[朱民阳]:还有一个就是住房的问题。住房应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民生。我们现在设计的方案,大的来讲,我们有一个“八老改造”,因为扬州是一个古城,老房子、老宅子等等要进行“八老改造”,这么多年下来,大概有90万人受益。但是我们在解决住房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一定要让我们的市民有房住,但是,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住房。什么意思呢?有房住就是说作为市民,如果你连等身住处都没有,这个不行,但是并不是等于每个人都要有产权住房,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廉租房,提供普惠的公租房的方式,来解决老百姓有房住的问题,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安排。

[朱民阳]:呼吸上新鲜空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扬州总体来讲,我们认为,绿色是我们扬州的一个特色,生态环境是我们的一个特色,我们这么多年下来,历届市委市政府,还是比较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绿化等等这些方面的工作。正由于这样,我们也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在这方面我们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1.5%,我们的绿化覆盖率达到43.34%,但是我认为我们还不能自我满足,很重要的还是要让老百姓有实际的感受。我也坦言,我们这几年,应该说,一方面我们这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另一方面我们那里也有雾霾,也有局部的空气污染,这里面究其原因,有一些是工业的排放,这是我们在逐步做减法,另外也有汽车的尾气,还有从农业两个季节的话,还有秸秆焚烧,还有低碳消费等等这些问题,我想这些问题都是产生雾霾的原因。当然,这是一个大的区域,是一个整体的问题。但是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从我们扬州来讲,我们一定是要把我们这个地区的事情做好,大家都管好自己的事,我们就会拥有同一片蓝天。所以我们对黄标车的控制,在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扬尘的污染,加大对燃煤锅炉的管理,包括餐饮的油烟等等,我们还是要有铁的手腕,铁的制度,去把它做好。我想这些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民生。

[@人民日报]:您也从四个方面提到了民生的改善,包括像喝上放心水、吃上放心菜、住房问题的解决、空气质量的提升,相信也会给很多兄弟城市一些很好的借鉴。

[@人民日报]:这边有两位人民微博网友提出的问题,其中一位比较关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话题,他很想知道,咱们扬州会如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地方的环境质量?

[朱民阳]:扬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优美的环境,应该说,这是扬州人民的一种期盼,也是扬州人民对于政府的一个要求,也是我们一个共同的目标。扬州的历史,就有“绿杨城郭是扬州,十里栽花算种田”,这是一个很美的绿色的景色。扬州的这种历史,接力棒到我们手上,怎么来坚持它的绿色发展,怎么来更好地保持它的一种生态,我想,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要做好。从现在扬州来讲,我们扬州先后获得了国家的生态森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包括创建国家生态市,这些同样也是我们现在大家共同奋斗的目标,工作的一个取向。

[朱民阳]:事实上,生态环境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说我们怎么来做,我们已经做、正在做、或者我们将来还是要坚持做的,我说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个就是“转”,首先还是要转方式,就是要推进创新驱动,要发展绿色经济,要构筑环保产业。去年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了42.5%,我们也形成了热电煤灰及粉煤灰和水泥建材、光伏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物制浆等数条循环的产业链。但是我想,这个都是我们好的一面。但是我们在这方面,我认为我们调的力度还不够,调的方式还要改。我们个别的小化工,我们个别的粗放式发展的高排放,这些事情我们到现在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所以,这一次两会之后,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继续加大力度。现在好在哪里?扬州市民在这方面,它的参与意识、监管意识也很强烈,我们要注意运用社会的力量、舆论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来共同把不负责任的排放,也就是“老板发财、百姓遭殃、政府买单”的小化工、粗放发展的企业,我们要坚决地把它调掉。

[朱民阳]:第二个就是减。减量。就是为有限的生态容量要减负,要为稀缺的生态资源增值。去年我们130项节能工程和147项的减排工程,同时,在土地的供应上,我们也探索了一个做法,叫优供、限供、不供,这种差别化的方式倒逼我们项目的技术。所谓优供就是资源消耗少,效益产出高,环境保护得好的项目,我们就优先。有些是需要循环的,要把它构成产业链的,我们要倒逼你,通过土地供应倒逼你,这叫限供。有些是不供,我们不要。这是做减法。

[朱民阳]:第三个要增。那就是全方位的城市增绿,打造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福利。我们扬州有一个好的做法,就是在全市之内,通过市人大的法定程序,制定永久性的绿地保护制度。目前我们全市一共有27个地块280.65万平方米的绿地,也就是说,永久性绿地,你谁都不能碰,你要碰,就要通过人大的审议,许可之后才可以做出调整,如果确实需要你要调的,其他地方要补上去。

[朱民阳]:第四个治,就是治气,从源头上多管齐下,加大对机动尾车、燃煤锅炉房、扬尘来治理。当然还要治水,我前面也说到治水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怎么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实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我想除了我们政府在这方面的行政推动,我们还应该强化全民的生态意识、生态自觉、生态行为。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他有的时候也会产生污染,比如我们的用纸能不能少一点,我们的食物能不能少浪费一点,所有这些都是生态和循环的过程。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面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朱民阳]:说到水,扬州的三分之一是水,长江、京杭大运河在我们这里交汇,我们扬州市内的高邮湖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我前面也说到,我们有两大责任,一个是南水北调东线的水源地的保护,这就是要做到“一江清水向北流”。还有扬州市民饮水安全问题,长江水、河水的问题。这两大责任,我们要把它好好地担当起来,以此来使我们的扬州生态环境发展成为我们的一大特色,成为我们的优势。

[@人民日报]:网友“谁念西风”对朱市长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我们都知道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非常悠远,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请市长给我们介绍一下扬州在保护历史文化和旅游产业方面的思路和想法?

[朱民阳]:扬州确实是一个古城,是一个名城,2500年,到明年就是扬州城2500年的建城历史。在这个过程当中,当时我们的发展是因运河而生,现在它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故事。一句话,就是我们扬州是一个历史城市,它有好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级、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有15项评为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江苏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当中,我们扬州这方面占全省三分之一,李总理讲,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扬州的文化对我们来讲,确实我们是有自身的特有的特征,它也是一个城市的哲学和特征,它是没有办法来模仿的。我们怎么来保护好我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和旅游的结合,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题目。我感觉到网友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

[朱民阳]:我先讲讲非物质文化这一块我们怎么传承和保护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认为,第一个问题关键是人,关键是要有一支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我们扬州现在来讲,我们共有国家级大师10名,省级大师14名,我在跟这些大师的交流当中,我感觉到,每一位大师,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是一个宝藏,都是我们城市的一个名片。他是一个人,但是有的能够代表这个非物质文化的某一个产业的一个发展,而且他都是能工巧匠,不仅仅是自己创业无限,而且是能工巧匠,动手能力很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现在很重要的要把它传承起来,就是首先要把这批大师保护好,师傅带徒弟。比如我们采取了几个措施,以前我们市一级的大师要四年评一次,我们现在是每一年评一次,当然这个不是放低标准,主要是让一些有条件的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的能工巧匠能够适时地进入我们的队伍,也是创造一种氛围。在我们严格评审制度和一些规定的情况下,使我们的师带徒的队伍越来越大。这样一支队伍大了,我们这些东西才能传承下来。

[朱民阳]:第二个问题,你要把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东西传承下来,第二个问题就是市场。也不是仅仅弄一个古董放在那里,四年以后说它是文物,这也不能传承下去,也是不够的,很重要的要有市场,也就是说要发展非遗产业,就是要在发展中保护,在市场中壮大。比如我们扬州玉,大家知道,“天下玉,扬州工”;或者叫“和田玉、扬州工”。这条我们以前是一个精品路线、高档路线,当然这是很好的,而且要继续走下去。但是怎么把这些玉的生产能够和游客的活动,和市民的富民的产业结合起来,如果把这件事情做好的话,实际上我们就有可能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透过市场的发展得到它的一种提升。我们去年出台了一个专门政策,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一,扬州要打造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地,第二个要发展一批非遗的特色产业,第三,要建设一支非遗产业的人才队伍,第四要形成一套非遗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就是政府怎么为他们服务的体系,第五,组建一支非遗产业的发展基金,这“五个一”的要求,来真正使我们的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活起来,发展起来,能够传承下去。

[朱民阳]:关于扬州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怎么结合的问题。大家知道我们扬州瘦西湖,也有历史的古建物,但是这些对于一个城市来讲也只是一个点。当然这些点就构成了扬州是一个旅游城市,但是我在想,我们这个旅游城市要向更高的层面发展,它应该变成城市旅游,也就是说,不是这一个城市当中有几个旅游景点,它确实是一个旅游城市。整个一个城市都能够让我们游客来游,城市皆旅游。如果这样一个目标能够实现的话,这个旅游对于我们城市的发展,对于民生的改善,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对我们城市的品质的提升,对于我们整个的市民的素质的提高,那都是一个根本性的,都是一个很大的推动。能不能这样做呢?我们现在也在从三个方面做一些探索。一个方面是旅游和文化的结合,旅游一旦和文化结合,才能构成旅游的重复性,如果你不和文化结合,这里面缺少了一个灵魂。我们说旅游要插上两个翅膀,一个是科技,一个是文化,所以,文化的战略,能够让旅游有灵魂。我们现在是怎么把我们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我们现代文化的东西结合进去。第二个就是旅游和科技,因为现在旅游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要让智慧旅游的辐射,让旅游有翅膀,现在的旅游不是以前的单一模式,就是旅行社组织,摇摇旗,大家来旅游,都是个人游、自驾游,或者是个性化的游,特别是年轻人有很多背包族,在这些方面,你如何把现代的科技的东西结合进去,这也是必须的,从另外角度也是一个信息消费。第三,旅游要同经济的结合。扬州这么多的旅游,和商务活动要紧密结合起来。借助商务活动让旅游有动力。旅游就是让文化是张力,旅游和科技是有活力,和商务结合,它是有动力。我们在这个方面,我们把好多商务活动按,不是公款的商务活动,我讲的商务活动主要是我们的企业,在整个的活动当中,通过旅游服务的元素把它融入进去,使它更能够个性化。

[朱民阳]:大家可能知道烟花三月下扬州,实际上就是4月份,是最美的时候,桃红柳绿,实际上我们扬州现在还在做一件事情,要一年四季每季都有特色,每季都要有美景。2012年我们被国土部命名为中国的温泉之城。就是说我们在这里,我们在扬州这个地域上有一个垂直状态,一条线,发现了好多地热资源,它的储量大,它的水温高,它的水质好,大概分布的面积占我们全市面积20%,水温大概在60到70度,它富有锶、钡、偏硼酸、偏硅酸等这些微量元素,都是很好的一些东西,我们在这方面要做。春季、秋季,来游瘦西湖,冬天来扬州泡温泉,不同的季节都有不同的特色,我们非常欢迎更多的全国朋友能够走进我们扬州,能够共享我们的温泉资源。共同来创造高品质的生活。

[@人民日报]:感谢朱市长的盛情邀请。刚才朱市长也提到了,扬州如何从旅游城市来向城市旅游进行转变,并且也为网友朋友们介绍了四季扬州的形态,包括可去可玩的地方都是什么样的。现在也是3月中旬了,也欢迎全国的网友能够走进扬州,领略扬州的大美风光和独特的城市文化内涵

[@人民日报]:刚才朱市长跟我们一直在畅聊改革,改革是伟大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中国梦也是现在社会各个阶层热议的一个话题。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扬州市市长,您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并且您会如何践行这一伟大梦想的?

[朱民阳]: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我认为最本质的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际上就是要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提出,反映了我们民意、民心,也揭示了我们国家前行的方向,它已经也必将彰显出它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也会激励、激发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自信力的创造。一个国家、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要有自己的目标,要有自己的志向,我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确实就是我们亿万中国人的共同的梦想,也是我们千百个城市梦想汇聚而成的。

[朱民阳]:我们扬州梦怎么说?我认为我们扬州梦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我们扬州的梦,我想它应该是把我们扬州建设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我想这是我们扬州人民的梦。扬州说它古代文化,前面已经讲了很多。现代文明,那是我们整个一个国家、整个一个民族,包括一个城市,我们应该要为之而奋斗前行的一个方向。所以把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建设成这样一个名城,这是我们扬州的梦。它更多的还有一些个性的,更多的怎么样来建设好我们的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让460万扬州人民共同建设好美丽的家园,实现建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名城的扬州梦,也为中国梦添上亮丽的一笔。

[@人民日报]:今天非常感谢朱市长作客我们的系列访谈,以非常翔实和务实的风格跟我们分享了扬州的改革进程。相信扬州的名城建设水平也会随着改革的东风,包括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多措并举的改革之下能够更深一层楼。今天“微博中国-百城市长共述中国梦”系列访谈就到这里,也欢迎网友朋友们继续锁定。让我们下期再见。

(责编:王先进、侯钧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