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微博>>微博快报

开封市长吉炳伟对话@人民日报:加强古城保护(实录)

2014年03月11日16:00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贾蔚雯) 3月11日15时,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市长吉炳伟做客人民网“微聚中国-百城市长共述中国梦”系列微访谈,与@人民日报 法人微博和广大网友以“加强古城保护 传承历史文脉”为主题进行交流。>>>>>>进入微访谈页面

  访谈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由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与人民微博共同联合主办的“微聚中国-百城市长共述中国梦”系列微访谈。目前,2014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今天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以及河南省开封市市长吉炳伟来到我们的访谈间,与我们大家一起聊一聊关于开封市古城保护与历史传承的问题。吉市长您好。

[吉炳伟]: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人民日报]:十八大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请您谈谈开封有什么样的梦想?

[吉炳伟]:“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开封也有自己的美好梦想。

开封是一千年前世界最繁华的城市,曾有过鼎盛于世的“东京梦华”。 2005年5月22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原文曾这样写道“当我在开封市内闲逛时,我就问当地一些民众为什么开封现在不如古代繁华,虽然一些民众对美国很羡慕,但更多的人还是坚持认为,开封正在复兴,整个中国更是如此,中国将恢复世界领导者的地位”。这篇从中国中部城市开封发出的评论,提醒美国人,中国正在复兴,美国切不可骄傲自大。这篇文章也恰好反应了开封人渴望自己的城市和整个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和坚强信念。作为市长,我认为当今的“开封梦”,就是要在整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加快实力开封、文化开封、美丽开封、幸福开封建设,把开封建成真正的经济文化强市和河南省的新兴副中心城市,实现开封人民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渴望崛起的伟大梦想。“开封梦”凝聚着500万开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更丰厚的收入、更满意的教育、更贴心的医疗、更安逸的居住、更便利的服务、更可靠的保障、更平安的日子、更优美的环境、更和谐的社会等等,这些都是“开封梦”也是“中国梦”的具体内容。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实现 “开封梦”,需要我们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团结带领和紧紧依靠开封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共同托举起美好的“开封梦”。  实现“开封梦”,需要我们既要胸怀理想,更要脚踏实地,把事关开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件件事情做好,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梦想迈进。

[@人民日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在这方面请您谈谈开封有什么打算?

[吉炳伟]: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时代要求的重大抉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在改革方面如果见识短、行动慢,就会丧失发展机遇,开封在这方面有过切肤之痛。开封曾是河南省的老工业基地,当年,开封市工业基础在全省仅次于洛阳。河南的第一部电视机、第一台电冰箱、第一根火腿肠、第一辆自行车和第一台缝纫机,都是出自于开封。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方面行动慢了,企业因体制机制僵化而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致使整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了。1994年,《经济日报》在一篇《开封何时能“开封”》的报道中说:“曾以‘豫老二’自居的开封市,在全省17个地市中的位次,连连下滑,1992年再次落入低谷。”

面对新一轮的改革,开封绝对不能再丧失机遇了。今年是改革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以改革为统领,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来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工作。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我们将结合我市实际,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一批看得准、有权限的改革,努力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财税改革、深化金融改革、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改革的节奏上,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蹄疾而步稳”的要求,有序推进改革。既要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充分估计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关联性、系统性,既要快也要稳。该中央和省统一部署的不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拖宕,该试点的不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超前推进。通过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为实现开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改革动力、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开封是著名的八朝古都,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保护比较好,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开封对古城坚持了怎样的整体保护理念?

[吉炳伟]:开封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夏、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金等八个王朝先后在此建都。特别是北宋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开封古城具有“城市格局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显著特色。古城是开封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根脉和灵魂,每当走进这座千年古城,就会唤起我们民族记忆的真实感、历史生活环境的延续感。我们始终怀着对古城的敬畏感,在新型城镇化化进程中,把古城保护、文化传承作为开封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助推器”。

我们始终坚持整体保护的理念,对古城区的空间体系、街巷肌理、文物古迹、建筑风貌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具体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坚持保护重点和保护一般相结合。既要保护好古城区56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要保护好近200处一般性不可移动文物;既要保护好5个环境风貌区和7个历史街区,又要保护好50多处单体传统建筑;既要保护好风景名胜,又要保护好古井古树等一般遗迹。二是坚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既注重物质文化遗产“形”的保护,又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神”的传承。把官瓷、汴绣、盘鼓等14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范围,着力把清明上河园打造成全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收集、整理工作,建立传承人制度,兴建了部分专题博物馆。三是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能只讲发展而丢掉古城的历史文化之魂,也不能只讲保护不讲发展而使古城失去发展的生命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开封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另一方面,又要反对拆古建新、拆真建假、破坏空间格局、过度商业开发、过度开发利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民日报]:在古城保护方面,开封如何做到坚持科学规划的?

[吉炳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科学规划是古城保护的前提和保障。一是编制总体规划。2006年,邀请知名专家阮仪三领衔,编制完成了《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规划》,2009年又经过了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学会等单位近百名专家的充分论证和修编完善,成为指导、规范、约束开封古城保护的权威性总体规划。二是编制专项规划。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了宋都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古城墙保护、宋都水系工程、历史街区保护、专项文物古迹保护等专项规划。三是编制特色规划。针对具体的保护项目,编制了双龙巷、珠玑巷、刘青霞故居、清明上河城等各具特色的单体项目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古城保护的理念始终如一,成立了专门的规划管理委员会,建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各部门协调一致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不搞“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

[@人民日报]:中国的每座古城都有自己的特色,开封在古城保护中突出了哪些方面的特色?

[吉炳伟]:为充分体现开封古城的风貌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着重突出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突出宋文化特色。开封是宋文化的发祥地,宋文化对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影响深远。成立了宋文化研究会,进一步加强了对宋文化内涵的研究、挖掘和展示,突出彰显宫廷、府衙、忠烈、宗教、民俗、艮岳园林、饮食等宋文化特色,着力形成与西安汉唐文化、北京明清文化鼎足而立的格局。二是突出水城特色。开封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北宋时期就是一座“四水贯都”的水城,至今享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美誉。上世纪90年代初,编制了宋都水系工程规划,规划分三期实施,利用河道将古城内的五湖贯通,形成长10公里“四河连通五湖”的环城水系。目前已完成了长4公里的水系一期、二期工程,开通了长2公里的水上旅游线路。三是突出新宋风建筑风格。为保护古城整体风貌,对古城内的建筑在高度、体量、建筑风格、色彩等方面进行分区域控制,总体要求为:“小式建筑、限高15米、灰色基调、宋式仿古”。 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品质有机结合,充分彰显“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新宋风建筑风格。

[@人民日报]:城市是让人们生活的更美好,开封在古城保护中是怎样体现以人为本的?

[吉炳伟]:坚持以人为本目的,让古城保护成果惠及所有居民,是古城保护的基本追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记得住“乡愁”。“乡愁”就是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是一个城市最宝贵的东西,如果把这些东西破坏掉、拆除掉,导致“千城一面,千街一貌”,城市就失去了特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封拆除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文物古迹,一些历史街区的风貌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给古城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和遗憾。为留住开封古城更多的历史记忆,我们对各类文物古迹实行原址、原物、原状保护,对破损的文物古迹,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性修缮。在古城改造过程中,严格遵循古城保护规划,不搞盲目的大拆大建,不留历史遗憾。近年来,对开封鼓楼进行了复建,对书店街和鼓楼街两条历史商业街区进行了保护性修缮,使海内外的开封人来到这里找到了记忆中的“乡愁”和回家的感觉。二是留得住市民。面积13平方公里开封古城区目前还住有30万居民和相当一部分机关单位、企业,人口密度过大,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2万人,局部甚至达3万人。在古城区改造中,我们鼓励古城内机关、企业外迁,“不做加法只做减法”,以疏解古城区过重的人口和交通压力。对于古城区居民,尽最大限度的原地安置,留住老户居民,以利于古城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外迁的居民,提高补偿标准,在开封新区和古城拓展区建设了大量的安置用房,给以妥善安置。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古城内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适应居民现代生活的需要。三是看得见民俗。开封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从宋代遗留下来的市井文化至今渗透在古城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菊花、书画、豫剧、盘鼓、汴绣、小吃夜市、斗鸡、鸟市、狗市、扎灯笼、舞狮子、抖空竹等民间艺术和传统习俗延续千年而不衰。为保护好开封古城这座民俗文化风情园,我们在城市广场、环城墙公园、水系两岸、街心花园设置了大量的休闲活动场地,让民俗文化能够随处可见。通过举办菊花文化节、清明文化节、中国厨师节、朱仙镇木版年画节、禹王台大庙会等节会活动,通过清明上河园、龙亭公园、铁塔公园、小宋城等各个旅游景点,通过《大宋·东京梦华》和《千回大宋》演出剧目,把开封的民俗文化进行了集中展示。总之,就是要依靠民众的力量维护古城风貌,保持古城形象,使开封的历史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人民日报]:非常感谢今天吉市长对我们开封市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规划做出非常详尽的讲解,也非常感谢我们网友今天的收看,下期节目再见! 

(责编:贾蔚雯、谷江曼)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