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强国社区

为了手中那一柄金锤

——记西藏地质背景与成矿作用研究创新团队(下)

田晓冰

2014年07月30日10:09    来源:科技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近日,科技部人才中心奔赴西藏,联合西藏科技厅、科技日报组成调研组走近西藏地质背景与成矿作用研究创新团队,了解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对象在入选前后的工作、生活。

高原地质是舞台

虽然有专家折戟沉沙,但这片雪域绝对是地学界的圣土。“对于地质行业而言,青藏高原是个天然的实验室。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最复杂的地质背景与成矿条件,沉浸在这些独特的自然现象、人与自然关系中,一定会有独特的发现。”对于地质事业以及他热爱的这片土地,多吉院士毫不掩饰自己深挚的感情。

团队领军刘鸿飞院长以区域地质研究为基础,融合了地质多学科知识,不断研究西藏地质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时刻关注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地质思想,提出新的雅鲁藏布江成矿带成矿作用构造观点近来在国际地质大会上引起关注;张金树和刘鸿飞一起荣获了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个人奖。

特别是在羊八井高温地热资源和驱龙特大铜矿被发现后,香港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国际机构都主动寻求与西藏地调院合作。张金树告诉记者,“以前国外专家老说,你们不行,现在是追着我们搞合作。”

2008年,作为中科院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吴华放弃在内地很多不错的工作,来到拉萨。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高原恶劣的气候,相对落后的生活条件,同行业最没有竞争力的工资,与爱人孩子长期异地分居……但他同时也明白,对于一个遥感地质专家,高原有他做事业最广阔的舞台。

吴华内心也曾有过波动,无法照顾家人,待遇不值一提,自然环境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但最终,他把所有的负能量都转化成科研的动力。他的到来填补了西藏地调院在遥感地质蚀变与矿化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他本人也在来团队仅四年后,就获得了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这在内地不可想象。”张金树评价说。

离开矿区,调研组又回到位于北京中路的地调院,破旧的办公楼给人一种穿越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感觉,可就是从这样一栋小楼里出了《西藏雅鲁藏布江成矿带东段铜多金属勘查报告》、《西藏自治区冈底斯东段、藏东三江、班怒带斑岩铜矿勘查规划部署研究》等一批代表着高原地质学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铁锤挥过是足迹

严刚和同事正在拉抗俄矿区海拔4200米处,见到他之前我们的车还上下了几个不可思议的陡坡。

山石、草木、蓝天,这里就是他们的“办公室”。三年中只要在此,严刚和同事每天早上都会准备好干粮和水,从山脚下的驻地上山,采集、分析、取样。预查普查是一项很单调枯燥且辛苦的工作,他们能用手中的锤头和自己的经验,寻找着亿万年地理变化留下的蛛丝马迹。

这里到底有没有矿曾经是个悬念,很多业内专家都对此地持怀疑态度。几经波折,多番讨论,地调院还是坚定了在此必有突破的信念。找矿是一个多少需要拼运气的事业,辛苦付出不一定能见到回报。很多水平很高的专家都会接受命运开的玩笑,一辈子也没有找到个像样的矿。地调院这一次运气不错,去年一钻打下去就发现了铜矿以及一种独特的钼矿。严刚指给大家看一片片绿孔雀石,意味着在这里也有铜。

调研组冯楚建副厅长指着远处一个白白的山尖问,那里上去过吗?

“家常便饭。”

该片区域的每个山头和角落,都有他们的脚印。领队张金树告诉我们,怕调研组上了山晚上回不来,早上七点就从营地出发(相当于内地的五点,西藏上班时间比内地晚两个小时),严刚和同事爬到那5800米高的山顶已是下午三点,气还没喘过来,就得赶紧采集矿石标本。饿了顶着风吃口早就凉透的干粮,大部分时候顾不上吃,这就是为什么搞地质的人都是胃病病友。背着几十公斤的样本下山时,早已是下半夜,“那上边的雪很大,气温更低,氧气含量非常少,人很容易犯迷糊,要是睡过去就麻烦了,怕很难再醒来。”

正逢来高原的第二天,呼吸着相当于平原60%氧气含量的空气,记者依然头痛脑胀,裹着皮衣也瑟瑟发抖,科技人才中心的女同志下飞机头天就连吸了几袋氧,此时站在相对条件最好的一个探矿驻点山脚下都有些头重脚轻飘飘然。调研组谁也没气力去想象远处山顶上是什么样子,更不要说去背石头了。说话当间,张金树居然也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个锤子,四处敲打起来。

科研信仰是向度

在没来西藏之前,科技人才中心在内地组织过多次调研,大家也反映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体制机制、经费使用、生活待遇之类,比起内地科研人员所提出的问题和困难,西藏都有,但有一样西藏没有内地有的,“这里没氧气啊!”刚从内地回拉萨的团队成员坦言。团队野外作业基本上都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上山背干粮,下山背样品,平均负重10公斤,这还不不包括打钻的设备。钻杆30公斤,发电机100公斤,都是肩扛人抬的。“说我们苦还不算,地质工程人员比我们更苦。”聊到上山,吴华直摇头。张金树就是他所说的最苦的地质工程人员出身,最高曾在海拔5200米的山上搭帐篷睡过。不光是睡不着,那个头疼啊……

如此艰苦的条件,成果照样丰硕:2006年,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9年,国土资源科学二等奖;2010—2011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二等奖、三等奖;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地调院会议室的墙上挂满了奖状,还有放不下的奖杯。个人奖项也不少,但对他们来说,最引以为豪的还是2011年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团队2012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看到这些荣誉,科技部人才中心的同志第一反应就是:奖金足够丰厚!谁不知道这些奖项意味着什么,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除了工资,每个人拿到手的也就一万元左右的年终奖。2013年以后,年终奖也取消了。

别的奖项没奖金也就罢了,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没奖金,哄三岁小孩行,哄科技部的同志可就太离谱了。——“科技进步特等奖给到地勘局和地调院的奖金是100万,但最后大家一分也没要,都捐了!”原来,在多吉院士的倡议下,所有获奖者一致同意将100万捐给西藏大学,作为奖金奖给地质学优秀贫困学生。多吉院士在地质界德高望重,不光作为管理者培养了人才,建设了队伍。更重要的是他在科研上的贡献让他赢得了同行的尊敬。大家一致认为,特等奖的成果大部分源于在西藏的基础,而没有多吉院士的努力,西藏探矿工作也打不下这样的基础。多吉院士捐款是出了名的,很多奖金都捐了出去,不光捐利,连名也捐。就这个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没机会获得的科技进步特等奖,本来多吉院士的名字是排在第二位的,他却主动把名让出来,说年轻人更需要舞台,多吉院士的高风亮节感动了所有的人,许多院士纷纷效仿,让不少青年科研人才脱颖而出。成为科学界的一段佳话。

正因为有地质前辈作为精神向度感染和鼓舞着大家,捐奖金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个团队的习惯:了解了这个团队不为名利的传统,大家也就不难理解获了科技进步特等奖,却最终仅仅一人奖了一个月工资(只是基本工作加高原津贴,2000来块),大家还呵呵的,没人埋怨……比起去野外大家AA制的贴钱强多了。去野外一天吃穿住行一共就补贴200多,旅游旺季拉萨宾馆紧张,最便宜的住宿一天也得这数的两三倍。自己带睡袋和帐篷出野外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个时代谈理想总觉得有点傻愣,但在这个团队,大家真的很有理想。或许是这片土地孕育了大家朴素的价值观。苦是苦,可毕竟还有饭吃,而且还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可以干,比起那些连饭都吃不上的贫困孩子,同样充满求知欲,我们已经很幸福了。团队成员朴素而简单地想法形成了一种精神向度,鼓舞着每一个人,让大家在这片神圣的净土不计辛劳尽情挥洒着热血和青春!

人才奇缺是忧患

在同一个院里,还有些老旧的住宅楼,那里就是地调院的宿舍。这些多年未曾粉刷的房子都姓“周”,叫“周转房”。因为是周转,所以房间里陈设异常简单,大多是桌上摆个电视,再有套柜子、沙发。由于所有的工作人员的家都在内地,退休后肯定是回去养老,所以这里始终不能给他们一种家的感觉——两个包袱一兜就能完成整个搬家过程。也正因为这样,大家都是一种凑合的心态居住。只是他们往往忽略了,这一凑合就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团队骨干西藏地调院总工潘凤雏给大家介绍了这么一位老人,就住在地调院,年近八旬,在西藏搞了一辈子地质工作,退休后回到内地发现身体已经不能适应平原了,只好回到这个院子终老。听起来像故事,但不是故事,是找矿人的鲜活的人生。

和很多长期驻藏的汉族干部一样,在高原生活多年,他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机理性变化,退休回到内地,往往要面对一个“三年大坎”。如果安全度过,就可以踏踏实实安度晚年,但很多人却迈不过去。西藏地勘局已经退休的工会主席曾经做过一项统计,整个西藏地勘系统人员的平均寿命只有57岁。潘凤雏玩笑着说,其实不需要退休了,干死在工作岗位上就好,也挺幸福。

有人老,有人走,但来的人却不多。“人才奇缺是忧患。”刘鸿飞院长说。

如果靠高收入来吸引人才,怕是不能遂人愿。对于外界传说的高工资,张金树坦言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虽然为国家发现了价值连城的宝藏,且身处偏远的高原,他们的工资仍然是几千块。即便是出野外,他们每天拿到补助仅区区几十块,远远低于内地同行。若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来此,月薪最多三四千元。这样的待遇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不差多少,可自然环境和生活、工作环境怎具有可比性。曾发生过这样一幕,地调院在内地人才招聘会摆展台,整天都无人问津,偶尔来了一个问及待遇,负责招聘的地勘局局长都不好意思开口。

“西藏是科学研究大有作为之地。”多吉院士再提高原的魅力,目前许多地质学家都是因研究西藏而名扬海内外。内地肯定有着更好的生活条件,但西藏拥有独一无二的研究课题,以及更为巨大的研究价值。我们无法忽视多吉院士和老地调人身上的奉献精神。

如果说支撑多吉院士、刘鸿飞院长的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那么以吴华为代表的年青一代又是怀揣着怎样的理想?在他们之后,这片高天厚土该怎样实现传统精神的传承和新生力量的接续?

西藏地质背景与成矿作用研究创新团队

西藏地质背景与成矿作用研究创新团队,成员专业涵盖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构造地质、数学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和水工环等专业领域,自成立以来,主要对西藏地区的地质背景与成矿作用、地热资源与成矿关系和油气资源潜力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

2012年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之“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现有核心成员7人,其他参与人员6人,绝大多数成员为地调院职工。

下一步,西藏地调院将继续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专项项目和其他科研项目,仍将在地质科学领域大展宏图,而创新团队的发展壮大能够极大地促进地调院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特别是通过承担项目或课题,对提高西藏地质矿产工作研究程度和单位发展均有益处,从而带动地调院地学各学科的丰富和发展、科研水平的全面提升。

更正 上期合影图片说明应为“西藏地质背景与成矿作用研究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与由科技部人才中心、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相关媒体组成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西藏入选对象调研组部分成员合影”。

链接

7月28日上午,“科技追梦人”系列谈活动首场访谈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举行。多吉院士等来自青藏高原从事一线地质调研的4位嘉宾就“西藏地质工作者的理想与信仰”为主题作了发言,并与广大网友进行了互动交流。

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 可直接在线阅读

 

 

(责编:邓志慧、黄玉琦)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