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强国社区

创建环保模范城 圆梦万千遵义人

遵义市磨砺7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观察

2014年04月23日14:50    来源:贵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

2012年5月,在贵州省第七次环保大会上,省委书记赵克志提出全省九个市州都要开展“创模”,贵阳和遵义要率先创建成功,要率先探索环保发展的新路子。

早在2007年10月,遵义市向国家环保部(原国家环保总局)递交“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申请,正式拉开创建大幕。

创模7年来,在这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生态文明“长征”路上,遵义举全市之力,攻坚决战,生动演绎“发展·生态”的科学命题。遵义,这座因“遵义会议”闻名中外的红色城市与生态王国著称的绿色家园,800万遵义人以“创模”为画笔,以30762平方公里的黔北秀美山川为画板,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代交响、经济发展“急行军”与环境保护“大决战”、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振共鸣的多彩画卷,7年不舍追梦,一路从容不迫。

“创建环保模范城,圆梦万千遵义人。”

“一座环保模范城市,八百万个遵义心声。”

“清清湘江水,绿绿凤凰山,环保模范城,明朝更好看。”

“‘创模’就是:呼吸更清新,喝水更干净,吃得更放心,环境更整洁,休息更宁静。”

“怜惜一草一木,呵护一山一水,留意一举一动,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我们一心一意。”

无论在名城遵义中心城区还是各个县城,大街小巷、公交出租车、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宾馆酒店、道路景区,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浓烈的氛围迎面扑来。

让我们重新打量遵义,打量遵义7年创模: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7年创模追梦:遵义“宜居”的背后

雨洗名城,碧空透朗。

远远望去,清晨的凤凰山绿意尽染,轻盈的薄雾飘绕山峦。

4月7日8时,记者从遵义市中心城区的老城出发,赶在上班的路上,行色匆匆。

春天里。遵义城。10万亩风景林披着春风的秀发,100里湘江唱着轻轻的歌谣,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这座绿得令人心醉的园林城市,面若桃花,依山望水,依门含笑,芳心意澜。

不远处,红色记忆的红花岗,1935年中国革命转折的“遵义会议”召开地点侧旁的大剧院,7年前的2007年9月25日,遵义市召开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动员大会,当年10月向国家环保部(原国家环保总局)递交创模申请。从那一天开始,遵义,这座红色城市的绿色追梦,7年万众一心,梳理昨天的痛楚,照亮今天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容颜。

2013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5天,AQI和API均为69,空气质量优良率94.5%,酸雨频率为1.9%,比2006年相比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了6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了19个百分点,酸雨频率下降了49个百分点。市辖区地表水经过多年来的连续整治,湘江中心城区段稳定达到Ⅲ类水体,100%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均达到国家标准。

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遵义曾被列为全国酸雨最严重城市的“黑名单”。市民的记忆中,南部电厂、钛厂、碱厂的“烟囱”,湘江河的臭水最为深刻。

拾级而上,英雄的纪念碑上“红军烈士永垂不朽”8个烫金的大字,高耸于青山绿树间,静谧安详。一路上,来来往往的市民,有的沿大路疾步,有的漫步小径深处,亭子间歌声嘹亮,广场上晨练展姿,慢的快的老的少的,尽在山的怀抱。随着缕缕的新鲜空气拂面而来,凤凰山醒了,名城新的一天又开始。

“凤凰山空气好啊。”满头花发的佘福远正在半山腰的一处树边做深呼吸,只见他微汗如霜浸出脸膛,一呼一吸形态爽朗。老人今年68岁,家住市区内环,2002年从遵义碱厂退休,每天上山走走,是他退休后的“必修课”。望着蓝蓝的天空,天空下清清流淌的湘江河,以及河边上繁华美丽的街市,老人若有所思:好几年前,遵义电厂那几根黑雾弥漫的烟囱,比眼前的树还要粗,那罩满城市天空的黑色烟雾,比眼前的树林还要密。“过去,电厂、钛厂碱厂没搬迁时,家里的窗台上两天不打扫,就积了一层黑黑的灰尘。”老人说,遇到有雾的早晨,刺鼻的氯气像辣椒味呛得人难受极了,好多时候不得不把窗子关上。“这几年来,没了。”老人感慨地说,每天早晨逛凤凰山的人不下两三万,晴天更多,市委市政府为遵义人民办了件大好事。

百姓眼中的“大好事”,缘于创模以来,环境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据遵义市环保局局长廖海泉介绍:遵义市7年创模共投入103亿元,建设8大类共计185项环保基础设施,先后建成了一批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及渗滤液处置工程、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应急监控中心、截污沟、饮用水源保护区硬隔离等工程。“当前,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及污泥项目、南部污水处理厂二期、饮用水源保护区三镇污水处理厂扩能技改、中心城区景观提升工程等45个创模工程正在实施。”廖海泉说,今年市政府列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28.7亿元,所有工程将在8月底前全部竣工,到目前已开工项目26个,一季度累计完成投资5.13亿元。

这些年来,遵义这座城市饮用水源水质的稳定达标,更在于创模。有关监测表明,遵义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地及备用水源水泊渡水库水质连续4年保持100%达标。创模办的同志说,为保护城区饮用水源,完善了南郊、北郊、红岩、海龙、水泊渡五大水库界碑界桩、标识标牌,建设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硬隔离设施,取缔了各类排污口,制定并实施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内村民搬迁方案,全市未发生一起饮用水源污染事件。

在遵义中心城区,在整个大遵义,800万遵义人看到和感受到了创模带来的巨变: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12%,全市共有23个自然保护区、7个风景名胜区、17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森林公园6个、风景名胜区1个,总面积达5523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7.96%。

沿着棕红色瓷砖铺就的道路走向凤凰山森林公园深处,人越来越多,忽而这儿一群,忽面那儿一簇,处处歌场处处舞。更多的人则一路慢腾腾悠闲,老头间议论国家大事,女人间说说儿女孝顺家事,冷不丁拖着长长的“啊嗬啊嗬……啊——嗬”调子远远传去又被远处的同样调子远远回应传来。

一路上,大树参天,绿荫如织,晶亮的露珠挂在树梢,朵朵花儿开在草丛间,鸟儿穿梭于树丛,清脆的叫声唤醒绿色的生命。

一路上,红色的五角星路标排列两边,列在路边的蓝天、麦穗、太阳、青山、绿水图案勾勒的“ZHB”字母的圆型绿色环保标志标牌,上面写着:“创模”就是呼吸更清新,喝水更干净,吃得更放心,环境更整洁,休息更宁静。恰巧,正在细看的59岁的退休工人罗慧星,带着浓重的江苏口音,一字一句读着标牌内容由衷地说,遵义是个好地方。

红色遵义,绿色家园,在这里相互映衬,淋漓尽致。

凤凰山作证。

坚守两条底线: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时间在赛跑,经济在提速,环保在攻坚。

2013年,遵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584.6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7.7亿元,财政总收入356.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04元,经济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这些数字的背后,印证的不仅仅是转型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矛盾综合体的公共命题,更是彰显遵义这座中国西部欠发达城市求证“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科学态度。

作为一个重工业城市、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遵义市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冶金、火电、化工等资源型、高能耗产业,这些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发展是底线,生态是底线,两线并行谈何容易,涉及面广,触及点多,焦点难点热点聚集,这无疑是一场观念、利益、矛盾综合的大较量大博弈。创模重任在肩,创模义无反顾,创模冲锋在前。

自创模以来,遵义市全面实施“退二进三”、“退城进园”战略,积极鼓励引导城区企业和分散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企业向产业集群化方向发展,减少中心城区污染物排放量,改善主城区环境质量,优化工业布局和城区功能布局。最近5年奋力推进中心城区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华电遵义发电有限公司、遵义碱厂、遵义汇兴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遵义钛业和忠庄水泥厂等重点企业异地搬迁和技改。与此同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转型跨越,规划和实施了一批重化工循环经济项目,随着一批落后产能的关停并转,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经济快速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为发展新兴低能耗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名酒、名烟、名茶、机电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特色食品、制药、竹加工等一批重点产业加快升级转型的步伐,工业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新型工业化的态势日益凸显。在广大农村,“东茶西竹南药北菜”的生态农业绿色产业化格局已然形成,“八大农业产业”走在全省前列。而以长征文化、国酒文化、绿色生态、地域文化等品牌,大力打造独具遵义特色的生态精品旅游,则成为遵义市国民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

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前提下,近年来,遵义市围绕全省重点打造的“100个产业园区”总体布局,深入推进19个重点园区建设,通过工业进园区、工业园区联片治理,深化创模行动。目前19个园区规划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其中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已建成白酒废水集中治理设施4个,其余7个已开工建设,有效保护了赤水河水质和怀仁白酒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遵义市创模的这7年间,是遵义经济发展最快、社会民生最好、百姓实惠最多的黄金期,并没因创模而影响了全市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步伐。”遵义市的干部这样认为。

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遵义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具体要求和载体。工作中要守住两条底线:一条是发展的底线,一条是生态的底线。王晓光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了一二三产、社会管理和民生,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不仅是种几棵树,造点绿地那么简单的事情,减排、降耗、节能等各项工作以及我们生活的理念、工作的理念都包含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遵义市的经济社会不仅要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还不能增加落后产能、破坏生态环境,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坚持既要“赶”又要“转”,既要加快发展,又要把住绿色门槛、守住生态底线,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使遵义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把遵义建设成为全景域的大景区、大花园、大氧吧。

遵义市市长王秉清说,遵义市“创模”工作已经到了决战攻坚的冲刺阶段,当前,紧紧围绕26项创模指标,大力开展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加大创模重点环境基础设施、污染整治、生态建设、环保能力标准化等建设力度,把遵义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三宜”城市。

紧盯26项“国标”:打响一场又一场攻坚战

4月12日上午,星期六,市政府二楼5号会议大厅,遵义市“创模”决战攻坚第二季度调度会正在进行。

“今年,国家环保部已把遵义纳入创模技术评估计划的城市,遵义作为省环保厅重点向环保部推荐验收的城市,我们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为我市实现今年创模成功的目标敞开了大门……我们必须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要有大战必胜的精气神,打一场百日会战,确保一举成功,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遵义市市长、遵义市创模指挥常务副指挥长王秉清掷地有声。

调度会上,遵义市副市长田刚通报说,今年以来,遵义市紧紧围绕创模决战决胜攻坚工作重点和难点,强化工作措施,细化工作责任,各项创模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新的进展。当前,遵义市创模已进入全面达标和巩固提高阶段,更多的工作是抢时间,啃骨头,拔钉子,打硬仗,全力倒计时冲刺,决战三个季度,实现创模目标。

“创模”位列今年遵义市包括中心城区城市道路交通、文化旅游景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教育医疗民生、平安和谐等在内的加快城乡建设大提升“八大工程”其中,再一次彰显遵义市创模的信心和决心、志气和勇气。

实则,3个月前的1月14日,遵义市就召开决胜攻坚誓师大会,发出“创模”要通过国家验收的攻坚令。

攻坚,再攻坚,调度,再调度,从2007年到2014年的今天,这项浩大的民生工程,深入城市和乡村,碰触800万遵义人的心声,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7年时间,“创建环保模范城,圆梦万千遵义人”的脚步,从未停歇。

“创模”,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多方面的内容,细化指标达26项。7年攻坚历程,遵义市始终把创模作为书记市长工程,充分调研分析,精心编制创模规划,将创模工作纳入县(区、市)政府考核和部门年终综合考核。遵义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指挥长,市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政法委书记、宣传部部长、1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4名副市长、1名政协副主席任副挥指长,以及市直机关32个科局(部委)的“一把手”和14个县(区、市)的县(区、市)长为成员的创模指挥部,下设督查、综合、技术、宣传4个组,将创模的26项指标层层细化分解,倒排工期,查找差距,专人办公,分工协作,总体调度。

7年来,“以政府一把手为核心、部门齐抓共管、环保部门统一监管、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各界群众广泛参与并进行监督”的工作原则,“市统筹、县为主”和“以县为主、强化责任、明确时限、倒排工期、强化考核”的工作机制,贯穿于遵义市创模进程的始终。与此同时,广泛开展的世界环保日、人大环保世纪行、创模“十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了多层面、宽领域的全民创模、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一步一个脚印,一个指标接着一个指标,遵义市针对创模难点和差距,大力推进环保能力建设、节能及工业企业整治、减排及环境管理、环境噪声整治、城区水环境整治、垃圾及固废处置、能源结构调整、创模宣传及教育、饮用水源保护、创模督查10大攻坚工程,创建服务环保、民生环保、数字环保、法治环保、安全环保、创新环保6大环保品牌,环境安全基础不断筑牢,环境保护能力迅速提升,环境管理水平逐步规范,环境宣传教育不断加强。

创模攻坚,八面来风。雄关漫道,迈步从头。

全省率先,全国摘牌,向着方向目标,遵义创模,出征7年,仍在进行时。

(图片提供:遵义市环保局宣教中心)

背景链接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涵盖了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卫生、园林等方面的内容,以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居民健康长寿为标志,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城市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结晶和升华,是中国城市21世纪发展的方向。

1997年国家环保部(原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在全国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到2010年,全国共有76个城市取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并有200多个城市正在开展创建,创模已逐步成为各城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2006年12月,遵义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2月,遵义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2007年9月25日,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隆重举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表彰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动员大会,正式启动了遵义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同年10月向原国家环保总局递交了创模申请。7年来,遵义市坚守“两条底线”,开拓进取,创新探索,城市环境质量有了大改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大提速,环境综合整治有了大成效,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有了大进展,环境监管水平有了大提升,环保整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手记

纵观遵义市7年来创模的整个历程,无一不体现遵义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和长远意识,无一不彰显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贯穿始终的科学创模理念。

遵义市花大力气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山青了,水秀了,空气新鲜了,城市变美了,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提高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模”加快了“美丽遵义”全面小康的进程和现代化进程,以“创模”为载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花开黔北大地,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遵义市突破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紧紧围绕“创模”龙头,依托“十大行动”和“十大工程”的全面实施,环境保护管理水平和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全省率先探索环境管理新模式、执法新手段、环保新路子,开创了环境保护事业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条适合西部山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遵义市的创模经验是值得学习的,遵义人民的创模精神更值得学习。

小启

今年,是遵义市按路线图时间表迎接省、国家验收,摘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桂冠的冲关之年,为总结、盘点、梳理遵义市创模7年奋斗历程的成果、经验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的聚合效应,贵州日报《遵义新观察》特开设“创建环保模范城·圆梦万千遵义人”专栏,敬请关注。欢迎广大读者朋友赐稿(稿件要求:表现创模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型工业、生态城镇、生态农业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转变等方面的典型故事、创新经验、精彩美图等,集中表现“环保”主题。投稿邮箱:1259915989@qq.com,新闻热线:0852-8618010)。

(责编:陆加杰、姚治国)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