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刘云 实习生张雯)运行14年的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于9月15日正式撤销,其全部职能并入新设机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中。有专家指出,法定节假日如何安排,将成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面临首要问题。同时,有人提出的“假日旅游”转向“带薪休假”的建议,也赢得网友的一片叫好声。面对如此多的疑问,9月17日上午十点,著名旅游专家、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博士做客人民微博微访谈,为您解答“带薪休假”到底靠不靠谱。>>点击进入微访谈回放
很多网友对“假日办”这一行政单位的工作任务存有误解,刘思敏解释道,“假日办”全国假日旅游部级协调会议办公室的简称,是2000年为应对黄金周旅游的井喷而设立的应急机构。“这个办公室,不是用来放假的,而是应对假日期间旅游出现的问题的。大家可能是顾名思义,更是望文生义。” 刘思敏认为,决定放假办法其实是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而公众舆论对假日办的吐槽,实际是“对长假短缺的不满和对增加长假的渴求”。
1999年出现的黄金周弥补了1995年出台的带薪休假无法落实的现实尴尬,如今有很多网友开始呼吁用“带薪休假”代替“黄金周”。刘思敏认为我们需要认识到“现实很骨感”,要取消黄金周,至少要等到2020年真的基本落实了带薪休假。因为要切实缓解长假需求与长假短缺的尖锐冲突,疏通公众出行、出游需求的“堰塞湖”,增设一个或两个黄金周长假则不仅必要,甚至可谓当务之急。
他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带薪假期“还需压一点耐心,人口红利消耗之后,劳动力价格必然上升,劳动者在博弈中就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如今,刘思敏觉得“雇主不落实带薪休假如同婚内强奸,现实中很难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