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刘云 实习生张雯)近日,有微博称红会靠卖血1年获利39亿元。对此,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回复称,该说法严重失实。据媒体调查报道,目前被网友转载的“红会卖血获利”信息,是多年前网文的变体。9月25日13时,安徽芜湖政协常委周蓬安做客人民微博微访谈,为您解答为什么“无偿献血”会被误解。>>点击进入微访谈回放
“红会卖血获利”的假新闻不胫而走,几经变体后已让大众将“血站”与“红会”两者紧紧联系了起来。周蓬安在进行访谈时,提出大家首先要分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他解释道,中国红十字会只参与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和表彰工作,且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对于血液的采集、化验、保存和使用等工作均不由红十字会负责,全国各级血液中心和血站也均不隶属于红十字会,而是属于各级卫生主管部门。
“血站对血液的采集、管理、调配及医院代收费用,均与红会无任何关系。”周蓬安解释,“目前看,做得相当不错的无偿献血工作,却沾上了红会这么个名声不好的‘亲戚’,令人遗憾。”在周蓬安眼中,“血站”受谣言之苦,是一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事件。
而谣言能够传播得如此迅速,周蓬安认为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目前卫生部门诚信不够造成的。除此以外,他还指出公安部门对此视而不见,有“选择性执法”的嫌疑。而卫生部门面对如此严重的谣言,却不发声抗议,不报案,不辟谣,也是明显的不作为。
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无偿献血被视为“血液储蓄”,也是为自己与家人的健康多做一份保障。虽然中国慈善面临着公信力低的问题,周蓬安提醒大家,无偿献血是一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利民事业,并且目前的操作流程还是相当公正、透明的,不要因为对红会的不信任,而迁怒于无偿献血。周蓬安建议,“在红会声誉不够好的今天,在谈无偿献血的时候,应该尽量不要提与无偿献血关系极小的红会,以免引发不必要的联想。”
相关链接:大智汇系列微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