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4日电(吴杨洋 实习生梁缘) 从19岁来到秦巴山区,成为铁路养路工以来,王庭虎扎根巴山已整整27年。4日上午10时,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铁路养路工王庭虎做客人民微博微访谈,与网友交流其职业故事。访谈中,王庭虎坦言自己“就是坚持在一个养路工的平凡岗位上踏踏实实、认真、严谨去干好每一天的工作”。点击进入微访谈
只要火车在跑,就要有人24小时值班
王庭虎所在的工作组管辖铁路正线12千米,道岔6组,负责范围内铁路线路病害、几何尺寸变化的检查,恢复线路几何尺寸等工作。工区上道作业人数一般在12人左右,至少也需6人。西铁安康工务段采用的是半军事化的管理和值班制度,“只要火车在跑,就要有人24小时值班”。尽管日常的上道保养工作是8小时,但碰到突发情况和应急处理,加班加点,在所难免。
坚守岗位27年不舍离开
和王庭虎在同一工务段工作的同事有两三百人,他们中,最年长的有在巴山工作30年直至退休的老师傅,也有来了几个月就调走的年轻人。“我也曾经想过调出巴山,但由于参工就在巴山,这么多年来经历了许多的人和事,巴山人与人之间的情让我不舍离开,在巴山工作了这么多年,和巴山的感情越来越深,我更不能离开”。
平凡岗位上的脚踏实地
对普通乘客而言,铁路养护工的“存在感”并不强。人们很少留意每一次安全出行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个群体的默默奉献。但王庭虎却对这样的“忽视”毫不在意,“不管大家怎样评价,确保每趟列车的安全平稳,是我们养路人的职责。能确保旅客安全出行,也就是大家对我的认可。”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王庭虎还在工务段提议成立了“爱心小站”,为当地乡亲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提到入围2014感动中国候选人,王庭虎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坚持用认真、严谨、踏实的态度去做好每天的工作,能够获得支持和荣誉是一种幸运。
安心工作 家人理解
作为铁路养护工,一般情况下王庭虎每月只能回家一到两次,每次只能待上两三天,如果碰到春运、防洪、防断等关键时段,就更没法和亲人团聚,这也让王庭虎对家人心有愧疚,但好在家人的理解多过抱怨,这才能让他在巴山安心工作。时光如梭,王庭虎在岗位上干了27年。畅想未来,他希望能和家人多团聚,把这么多年亏欠的亲情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