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微博访谈
人民网>>人民微博>>正文

廖新波:应培养与提高儿科医生的社会地位

2015年06月24日10:03  来源:人民微博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6月24日电(吴杨洋) 日前,儿童看病难、一号难求的话题在网络中引起热议。6月23日,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廖新波做客人民微博微访谈,廖新波在访谈中表示,在现有的制度下,多建儿童医院不可行,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培养与提高儿科医生的社会地位,而不是儿童医院的多少。点击进入微访谈

小孩看病爆棚,一号难求,问题不在号源,而是我们如何找医生看病,也就是医生在哪里的问题。廖新波表示,在现有的制度下,多建儿童医院的意愿不可行,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培养与提高儿科医生的社会地位,而不是儿童医院的多少问题。

廖新波认为,儿科医生短缺受很多因素制约,最主要是支付制度的影响。若医生的收入与自身看病的质量或次数相关,儿科医生与其他科相比,付出与收入比没多少的差别,儿科医生就会根据市场的需求自动调。实现支付制度的改革,可以缓解儿童医院看病难问题。当医生收入不与“创收”挂钩,医生不管在一个地区的大医院还是小医院,都一样可以体现自身价值。

“儿科医生与其他科医生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是铁的事实”,廖少波认为,只要医生的价值能够体现在知识、经验与疗效上,医学的本质就会回归,医生就有更多的时间教育患者和患儿的家长。

廖新波在访谈中也指出,儿科医生更容易受到疼爱儿孙家长们的“歧视”,总认为医生没有为孩子采用最好的方案,这种怀疑与不信任,是儿科医护人员最容易受到的心灵伤害。

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保护神

廖新波表示,儿童最重要的保护神是家庭,家庭成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养育知识。而如今,年轻父母们与他们的父母们对独生儿孙过度宠爱,凡有一些小病小痛,既不会处理,更迷信大医院,因此造成儿科医院像集市般“乱”。他建议,家庭掌握一些儿童常见症状的知识,如发烧、腹泻、呕吐等,这些症状很多时候可以通过一些小常识就可以判断出来。平日里注意健康知识的普及,注重儿女的疾病预防,有问题知道如何处理,而不是盲目到大医院,徒增医院压力。

(责编:吴杨洋、孙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