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苏州11月29日电 (记者 张葳)11月28日,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亚洲幼教年会”在江苏省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家雄在会上表示,如果中国的孩子都去喜欢外国了,不热爱自己的国家,不认同传统文化,将是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哀与失败。
朱家雄向1千多位听众做“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在我国学前教育中的现实价值”主题报告,阐述了长期研究中的一些思考,为学前教育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提出了具体指导建议。
近年来,国内很多幼儿园纷纷引进国外教育理念,“国际园”“双语园”层出不穷。在日本一项研究中,学者对日韩三个东方国家和德国等三个西方国家的幼儿园课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日本韩国的学前教育依然有着深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中国的幼儿园课程则“全盘西化”。朱家雄着重讲了“西化”的危害与错误,“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幼儿教育不能照搬国外,崇洋媚外、挟洋自重的‘食而不化’会误导儿童成长和社会发展、丧失民族元素,对民族文化的继续和发展都是错误的。”朱家雄认为,对中国本土文化不屑一顾,甚至持全盘否定态度的“去中国化”做法,将造成“文化自殖民”的严重后果。
朱家雄列举了已持续进行15年的PISA测试数据,这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筹的一项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自2000年启动,每三年举行一次。2009年第四次项目测试中,首次抽取中国学生为调查对象,上海学生取得阅读、数学、科学素养排名第一的成绩。2012年第五次测试中,上海学生在三个科目中依然排名第一,惟有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稍显不足。朱家雄将中国学生在60多个国家地区中脱颖而出的一部分原因,归于传统文化的作用,并认为这代表着中国在世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文化强调勤奋、规矩,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产生)严格的课程标准、严格的课堂纪律。”
亚洲幼教年会由11月27日持续到11月29日,设置了20余个议题,为幼儿园、早教中心和幼儿培训机构的园长及教师创造分享、交流、学习环境。同期设有展览,为教材教具、学具玩具、教学装备和幼教用品供应商搭建展示、交易、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