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马永顺精神

2018年05月11日11:34  
 

马永顺是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新中国工人阶级的楷模和杰出代表,是全国林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林业生涯中,他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化作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把一生无怨无悔地献给了林业建设事业。

“马永顺精神”的内涵:以国家需要和民族大业为己任的祖国至上精神;生命不息、植树不止、世代相传的新愚公精神;不计报酬、不为名利、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尽忠竭智、投身祖国林区建设的爱岗敬业精神。

1914年,马永顺出生于河北省宝坻县(今天津市宝坻区)头沟村一个穷苦的农家。1933年,马永顺背井离乡“闯关东”,来到当时被称为“绿色监狱”的东北林区谋生。1948年东北解放后,马永顺来到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成为红旗下第一代林业工人。

马永顺伐木是好手,保养工具也有高招。远近林业作业所的工人经常扛着锯,向他请教挫锯(使磨钝的锯片重新锋利的一种工艺)方法。马永顺总结创造出了“四季挫锯法”,之后,他的《安全伐木法》《四季挫锯法》成为全国手工采伐木作业的教科书。

1959年,马永顺进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在群英会上,他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不光要多出木材、出好木材,支援国家建设,同时还要多造林多栽树,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周总理的教诲使马永顺很受触动。从此,他把“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八个字深深地铭刻在心里,立志不辜负总理的重托。

“生命不息,造林不止”是马永顺晚年最大的愿望。自1982年退休后到1999年底,马永顺坚持17年造林不止,他和家人已义务植树5万多棵。面对这一成果,马永顺激动地道出自己的心声:“为祖国建设,我采伐了36500多棵树,如今我已栽上了50000多棵树,虽然育大于伐,但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就要继续上山栽树,为实现当年周总理的嘱托‘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而竭尽全力。”

1998年,85岁高龄的马永顺因对环境保护做出的突出贡献,又荣获联合国环保奖、黑龙江特别绿化奖章;1999年,获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称号。昔日的伐木劳模成了今日的植树英雄。

马永顺与工友进山作业(中间为马永顺)

林业三师的前身原为中南军区水利部队之一部,该部队曾参与了荆江分洪工程的建设

(责编:刘江南(实习生)、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