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满族文化

2018年05月11日14:31  
 

满族民间音乐、歌舞

满族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 3 类。民间歌曲有山歌、劳动号子、小唱 3种。演唱语言有满语、汉语和满汉语兼用 3种。内容主要包括山歌、情歌、喜歌、渔歌、悠悠调、丰收歌、子孙万代歌、童谣、舞曲等。

满族传统歌舞主要有“莽式”和萨满歌舞。莽式,又称“玛克沁”“玛克式”,为舞蹈之意,这种歌舞在清初进入宫廷,属宴乐之首,萨满歌舞即烧香跳神歌舞。满族特有的乐器多用于跳神活动,如单鼓、抬鼓、响铃、腰铃、扎板、响刀等打击乐器。

满族歌舞

满文满语

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建州女真于今新宾永陵的佛阿拉遗城,参照回鹘式蒙古文,创制满洲文字,即后来的老满文。老满文曾在抚顺地区沿用了30余年,较完整的满洲八旗文化教育体系也在抚顺地区初创。因此,抚顺地区被视为满文字的创始地、满语文化教育的发源地、满族文化的生发源。老满文创制完成后,皇太极又命人对其进行改进,在回鹘字母旁边加上圈点等笔画,形成了新满文。“中间一根棍儿,两边都是刺儿,加上圈和点儿,就是满文字儿”,是过去的人们对满语的形象描述。

抚顺满语方言包括女真语残留和一些蒙古语及变异,如勃吉列、乌苏、巫松、克里突、踏锤、莽世空齐、玛猢、嘎巴、灶突等等。清代满语方言,大多来自官方书面语、民间日常习惯语。如抚顺满族民间日常交流用语——上哪喀、干哈喀、哪哈拉,官方用语词汇有——穆昆、穆昆达、贝勒、贝勒爷、章京、色衣达等。现代满语方言,大多以满汉融合语或满汉变异语的形式存在,如抚顺地区500余个已查出的满语地名。

抚顺满语满文教育消失于20世纪50年代初。但在民间传统祭奠中仍然保留满文喜条的习惯。20世纪80年代,新宾建立兴京满族小学,设有满语满文基础课程,培养新一代满语满文的传承者。

满语中的“满语”一词

满族旗袍

新宾是满族的肇兴之地,也是满族旗袍发源之地。据记载,旗袍最初是满族人的一种服装,满族先人,无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皆穿袍服,著箭袖外套马褂,但男女各异,贵贱有别。满族人又称旗人,故有旗袍之名。

新宾旗袍在制作技艺上采用平面结构,连身通袖,即衣服是由上下一块布料裁制而成。从外形上看,立领盘扣的特点十分突出。盘扣样式从普通直盘扣到栩栩如生的蝴蝶扣、琵琶扣、双葫芦扣、花型扣等。满族旗袍在裁剪上没有横向腰线分割和胸腰省道,采用的是边缝内收的制作手法,外形轮廓顺畅,曲线优美,能很好地体现出女性的体形美感。满族旗袍在领、袖、襟、据等处都有大量盘滚装饰,具有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的典型外观特征,摆侧开衩的细节布置。旗袍的制作一般分为量体、裁剪衣身及边条、缝纫三大内容。在缝纫这一项里,又细分为检查裁好的衣片,做缝制标记,烫省,敷牵带,滚边及镶边,合肩缝,合摆缝、袖缝,做领、装领,制作及钉盘扣九个方面,制作技艺十分复杂。

旗袍是全世界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服饰之一,其高领、斜襟、窄袖、下摆开衩等基本细节和合体剪裁的设计观念都被中外服饰借鉴,对中西服饰文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新宾满族旗袍不仅是满族服饰的精华,更是全中华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对促进人类服饰文化发展意义非凡。

各种样式的盘扣

旗袍

(责编:刘江南(实习生)、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