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延昌寺塔

2018年05月17日14:58  
 

  延昌寺塔因延昌寺而得名。关于延昌寺,以金代明昌七年(1196年)的《耀州华原县延昌寺三门记》碑为较早的直接资料。碑文云:“元魏(北魏)宣武延昌二年,州郡总立一万三千余寺,此延昌寺盖其一也。寺之始末传记不可得而闻焉。考其故铭,以为自魏孝文皇帝延昌公主之始也。公主天性独悟,厌居欲海,一日私遁帝宫,隐迹山野,辗转跋涉至华原之西十有五里,岩谷林泉,雅称归栖之意,乃结草为庵,誓修苦行。虽寒暑屡迁而其节不改,精苦之外,乃手塑佛像万尊,以祈冥佑。国人之敬信者感其弃富贵纷华,乐斯贫苦,乃相与崇建宝塔以置其像,构立精舍以为依栖之所。精诚所感,不劳而成。国人因呼之曰‘万佛寺’。宣武即位,有司闻于朝,屡诏不起。延昌元年(512年)寿七十有三,无疾结加而化,上悼之,敕葬于西北四十里大唐山,曰‘延昌陵’,赐其寺额曰‘延昌寺’。且耀之名刹虽众,唯此寺为尤古,自魏迄今七百余载,其间虽有毁废,继而复兴。”

     据说延昌寺在明代还保留有延昌公主的遗物。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乔世宁《耀州志》卷二《地理志》载:“今寺后塑公主像,诸法器十余种,相传公主时遗物。”

     清末延昌寺已经衰败。光绪十七年至十八年(1891—1892年),江苏通州人顾曾烜担任耀州知州,期间著有《华原风土词》一卷,内有诗云:“结愿皈依未肯休,元家贵主苦焚修。庄严宝相知何处?万佛今无一佛留。”

     民国时期,寺院的建筑还有一定的保留。从现存摄于1929年的照片可知,当时还有面南的大殿两座,大殿之间,还可看到石塔和砖塔,后殿北侧还有两座东西相向的小型建筑。据耀州人王明皋先生说,延昌寺内还有大铁钟一口,百姓传说,撞此钟可以防冰雹。当时,“万佛神钟”是“耀州八景”之一。

  延昌寺的建筑在1940年为当地驻军所拆毁,大钟被制作成枪炮。地面仅存北魏洪达石塔、宋代砖塔各一座;造像碑两通,分别为北朝王扶梨造像碑、唐代王栨女造像碑,其中唐碑碑阴刻有金代的《延昌寺宗派图》;金代碑石有四通,分别为《耀州华原县延昌寺记》《法海石塔铭》《延昌寺三门记》《延昌寺创修三门助缘姓名记》。

     石塔与两通造像碑今存于药王山。《延昌寺三门记》《耀州华原县延昌寺记》《延昌寺创修三门助缘姓名记》毁于“文革”中,所幸四通金代碑石在民国《陕西金石志》中均有著录及录文。

     延昌寺遗址南北长约140米,东西宽约70米。西临冲沟,南依赵氏河,东、北两面与平整土地后形成的阶地相接,地势北高南低。地面现仅存砖塔一座。

     近年来,当地政府在遗址上新建砖瓦房三间,并在遗址南侧复刻《延昌寺三门记》碑。2008年,延昌寺塔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昌寺塔

(责编:贾蔚雯、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