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战疫之“破冰行动”

作者  宁明落

2020-03-19 05:21
投他一票
 

这个春节有点特别,没有往年热闹的走亲访友,没有三五个朋友聚在一起寒暄,也没有和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待在家里的日子好像特别漫长,看视频看朋友圈总能被大家想出的打发时间的办法逗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用这段特殊的宅在家里的日子心无旁骛地来一场“破冰行动”?

一年很长,长到365个日日夜夜,8760个小时;一年很短,短到来不及跟家人朋友聊聊最近的生活和工作就又要出发了。每年春运的时候,看到新闻上浩浩荡荡的归家大军在机场、火车站行色匆匆的模样,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儿,有点心酸又觉得很温暖。温暖的是一年辛辛苦苦在外打拼的人们终于可以回家和亲人团聚了,终于可以再看到家乡的夜色吃到熟悉的味道;心酸的是不久后他们又要踏上新的旅程,开启下一年忙碌的生活。今年过年很多人都拥有了一个很长的假期,不用像往年一样,还没有回家就已经订好了返程的票,终于有机会陪陪家人,和一年未见的父母话话家常、聊聊一年的工作和生活,终于有时间和好久没见的朋友视频聊天,谈谈心事、聊聊过往。

图片源自网络

上学的孩子回到家,跟父母说说学校的生活和趣事,听奶奶再讲讲那些不知道听了多少遍的往事,让妈妈教你做她的拿手好菜,偶尔看看书练练字······上班的人们回到家,跟父母聊聊一年的收获与来年的憧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看电视。虽然忙碌了一年,很想休息休息,可突然闲下来,却有点不适应。难得有机会待在家里,为什么不试试放下手机和家人好好地聊聊天,享受一下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呢?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打乱了我们以往的生活步调,我们与家人朋友在一起好好聊天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也变得越来越疏离。是我们变得冷漠了吗?不是,是因为那些有形和无形的阻碍成了我们发展人际关系的牵绊。我们经常能和朋友和同学和同事快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让这段关系稳定地发展,可我们中间的很多人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好像被一层薄冰笼罩?这层冰可能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可能是不经意间说出的话语让彼此不舒服,可能是缺乏沟通而引起的心与心之间的疏离。这个假期,就是“破冰行动”的最佳机会。

“距离产生美”这是现代著名诗人黄颖说过的一句话。其实这是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原意说的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的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释义出自百度百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句话开始被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感觉,离的很近的两个人慢慢关系会变得疏远,而分开一段时间后再见面关系又会亲密如从前。仔细想想好像确实如此,但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我好像又有新的发现。距离是会产生美的,长期的分离之后短暂的相处,你会自动忽略两个人之间一切语言和思想的障碍,从而很大程度上改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可是这只是暂时的,一段时间之后,两个人又会出现摩擦和隔阂。所以我想应该这样说这句话“距离产生短暂美”。距离本身是一个外在因素,时间一久距离一长,关系当然会缓和,但是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反而会让两个人更陌生,更无话可说。所以交流与沟通才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好的方法。人类之初,刀耕火种、茹毛饮血,没有像现代一样发达的高科技更没有网络和任何通讯工具,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唯一方式就是面对面的谈话,语言从人类文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人与人之间感情最好的黏合剂。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语言就是心灵的眼睛,沟通就是通过语言看见彼此的心。

图片源自网络

这个假期我不断在想高考前班主任对我们说过的那句话:“三个月的假期,我希望大家能多在家里陪陪父母,好好缓解一下这些年来你们和家长即将破裂的‘中国式的亲子关系’”。我记得当时我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眼泪刷地一下就冲出了眼眶。为什么哭?我不知道。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才慢慢想明白,可能是因为高考的压力压抑了很久的情绪在那一瞬间终于控制不住了,可能是我自身和父母的关系确实在高考前降到了“冰点”,所以我感同身受。我记得那天,班主任跟我们说他带了这么多届学生,了解过很多的学生和家长,几乎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很明显让父母孩子和老师焦灼,也有的潜伏在一件件堆积起来的小事中没有显露,但是他能看出大多数家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都急需要“升温”。

图片源自网络

高考在中国的热度每年都是有增无减。这不仅是大多数学生一生必经的“西游记”,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打怪升级最后取得真经,还是中国的家长一次充满挑战的“修炼”。高考磨学生也磨家长,最后很多家庭都形成了一种模式:孩子与家长“互相磨”,结果就是孩子和家长的关系不知不觉变远了。我不否认一小部分家庭从未出现过这种状况,父母与孩子总是能够心平气和融洽地相处。可是,我所认知的现状,是中国大部分家庭都会有的“关系冰点”。这种“关系冰点”可能来自种种原因,可能是孩子沉溺于打游戏、家长不让孩子打游戏;孩子对学习不上心、家长急的团团转;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却认为与学习无关······不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导致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种种问题,不断积累不断激化,慢慢成为了影响亲子关系的“慢性毒药”。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终身受益,而怎样才能创造这样的家庭环境呢?我想这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

去年有一部电视剧《小欢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视剧围绕高考讲述了发生在三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故事,而这三个家庭基本就是“中国式亲子关系”的三种典型。这个假期有时间重温这部剧,确实有很多感触。

图片源自网络

先说说方一凡一家。方一凡是一个阳光开朗的男孩,喜欢动漫,喜欢打游戏,虽然成绩不太好,还总闯祸经常“挨揍”,但是正直热情,是一个妥妥的“暖男”。她的爸爸妈妈是典型的“虎妈猫爸”,妈妈脾气急,而爸爸总当方一凡的“挡箭牌”。童文洁恨铁不成钢天天着急上火,总说方一凡不务正业,都高三了还吊儿郎当不爱学习,因为学习的事母子俩经常“斗智斗勇”,这就苦了方圆,经常帮儿子“顶风作案”,不过他对儿子从来都是说服教育。方一凡想要自由,可童文洁却觉得他不求上进,必须时常“敲打敲打”,结果却经常闹得一团糟。

还有季杨杨一家。季杨杨性格有一点点孤僻,喜欢赛车,成绩也不太好。他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六年没有好好相处的一家三口突然在一起生活,让从小舅舅陪着长大的季杨杨很不适应。父亲事业上比较成功,却有一点刻板,说话直来直去,刚开始的时候和儿子关系很僵,母亲温柔善良,总是在做这对父子的黏合剂,经常跟丈夫说孩子大了,凡事要慢慢跟他说。杨杨想要一个理解他支持他的父亲,季胜利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刘静想要一个和睦的家。可是六年,杨杨的父母错过了他六年的成长,错过了他六年的喜怒哀乐,错过了他从一个小孩子变成一个大男孩最美的时光。六年的时间,六年的距离,六年没有说的话,让这个家庭变得陌生,他们需要慢慢地去适应彼此,适应对方的生活。

最后就是乔英子一家。乔英子是一个活泼懂事的女孩,喜欢天文,一直梦想能考上南大天文系,是一个小学霸。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异,英子一直跟着母亲生活。英子的母亲宋倩是一位教师,一直望女成凤,把英子当成自己的骄傲,希望英子能考上清华。由于母亲给的压力,英子慢慢感到力不从心,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也越来越僵,父亲乔卫东心疼女儿,总是想方设法让女儿做想做的事,可是父母之间却经常吵架,也让英子很难受。宋倩对女儿“包裹式的爱”其实是中国很多家庭会出现的问题,父母和孩子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站在宋倩一个母亲的角度,我辛辛苦苦把孩子抚养长大,我每天用尽心思照顾她的饮食起居,我希望我的孩子听我的话,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希望她能考清华,希望她有一个好的未来,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这有错吗?站在英子一个孩子的角度,我知道妈妈为我付出了她全部的心血,我努力学习不敢懈怠就怕辜负了她,我听她的话就是为了她能高兴,可是妈妈的强势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我喜欢天文,我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这有错吗?站在她们各自的角度,英子和宋倩都没有错。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我更倾向于英子。宋倩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女儿,这一点我并不否认,而且非常感动像她一样的家长为孩子所有的付出。可她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不应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有时候爱得太满也是一种伤害,这种“包裹式、镶嵌式的爱”让多少家庭的关系变得紧张,让多少孩子的身体被爱包裹、心却与爱分离,让多少家长呕心沥血却总觉得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于孩子渐行渐远。孩子说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我有自己的人生,家长说我是过来人,我能害你吗。“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大概就陷入了这种怪圈,父母和孩子各有立场,分不清对错。

图片源自网络

看到这部剧的最后,终于松了一口气。不是所有陷入僵局的关系都无解,而是在于父母和孩子能不能通过有效的沟通,慢慢理解对方,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从而找出一个打破僵局的方法,让双方和解。后来方一凡的父母发现他有舞蹈天赋,慢慢改变心态支持他艺考,最后方一凡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通过艺考,心愿成真;季杨杨的父亲假装网友跟儿子聊天,后来父子俩终于放下彼此的芥蒂,一家人幸福的生活;乔英子和妈妈好好沟通后,母女俩终于解开心结,最后如愿以偿考上南大天文系,父母也复婚了。电视剧圆满大结局,困扰很多家庭的问题似乎在电视剧中找到了全新的出路,我们也该思考一下如何改善或者升温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我们自己,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僵持解决不了问题,父母和孩子身上的血缘关系无法磨灭,本该是世上最亲近的人。如果你是孩子,你该想想多久没有和父母好好说说话了,你是不是还在嫌父母的唠叨,你的游戏你的手机是不是成了你和父母之间的屏障?如果你是父母,你该想想孩子为什么要跟你对着来,仅仅是因为叛逆吗,你真的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吗?这个假期,我们都该放下手机,和父母、和孩子好好聊聊天。千万不要让时间的洗刷、距离的遥远稀释了最为重要的亲子关系,千万不要让那些想说的话压在心里成了束缚亲情的桎梏。

这个假期,我想了很多,我慢慢理解了妈妈的唠叨,父母的苦心。我意识到我高考前的叛逆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烦恼,我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实说我妈妈跟电视剧里的宋倩老师挺像的,我经常因为她总是没完没了的给我灌输学习有多重要、干涉我的生活而感到烦恼甚至无所适从,我还曾幼稚地想大学一定要离开她的“监视”,走到远远的地方去,现在才发现逃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问题越放越大、越拖越糟。一个学期独自生活,我好像有点明白很多孩子都反感的妈妈念经一样的唠叨其实每一句都是爱,爸爸妈妈又何尝不想给你自由,又何尝想跟自己的孩子变成“仇人”。一个长假在家和父母朝夕相处,一起做饭、一起看电视、一起聊天,不得不说以前那种一回家就“冷冻”的氛围不知不觉消失了,现在的我,比以前更依赖父母给我的安全感和温暖,和他们好好说说话,发现他们也不是我想的那种老古板。

图片源自网络

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听听家人的想法,沟通的目的就是求和,而要想找到破冰的方法就必须要主动沟通。孩子从来不想跟父母闹别扭,只是青春期带给他们对自己和未来的无限遐想让他们觉得父母该放手了;父母从来不想无休止地唠叨自己的孩子,只是担心他们不知天高地厚想让他们有一个足够明亮的未来。两代人因为年龄差距,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代沟,只要用心沟通,慢慢感受,不要太过心急,总会理解对方,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如果你说我和家人的关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得没那么亲密,那么你就要好好把握这个假期,来一场真正的“破冰行动”;当然,如果你说我和家人的关系一向很好,那么你也可以利用这个假期,让你和家人的关系“升升温”不是更好吗?

声明:文章仅代表创作者本人或所属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机构。

关于我们 服务协议 帮助中心 证书验证

服务邮箱:rmzz@people.cn     服务热线:010-65363866(服务时间:工作日10:00-18:00)    创作者交流QQ群:190793094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