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冠,让我们……

作者 红英飞扬

2020-03-24 10:53
投他一票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安康,人民幸福。我们的生活忙忙碌碌,平平淡淡,却又蒸蒸日上,就像乘坐着高铁,驰骋在生活的轨道上,快速却平稳。随着列车,我们走进2020年,早已习惯了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我们,怎么也想不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横在了我们的面前,引爆了一场战争,一场没有硝烟但拼杀无比惨烈的战争。

这场战争中,我们的敌人很小,小的肉眼看不见,但它威力巨大,能够迅速复制,并快速传播,杀伤力巨大,它叫新冠。它偷偷地来了,袭击了我们。它来自何方?什么样子?多大威力?在我们还没有搞明白的情况下,就已经被它打得措手不及、手忙脚乱、丢盔弃甲。

还好,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还有我们,调整迅速,再次投入到战争中。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指挥下,我们全员参战,展开了从上至下、齐心协力的抗战。战争中,我们失去了家人、亲人、朋友和兄弟姐妹。战争中,我们遭遇了误解、白眼、敌视和猜忌。战争中,我们的企业停了业,我们的学生停了课,我们的酒店关了门。战争中,一个个消息传来,他和她牺牲了,他和她倒下了,他和她出院了,他和她康复了。

多少年来,我们所遭遇的,我们所经历的,没有一次能够像今天这样,让我们的心为之一起滴血,让我们为之一起跳动,让我们为之一起哭泣,让我们为之一起忧虑,让我们为之一起感动,让我们为之一起加油,让我们为之一起呐喊,让我们为之一起喝彩。艾青有首诗这样说: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生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我们,14万万中国人,就是这一棵棵的树,我们的根须因为新冠纠缠在了一起,迸发出力量。不管我们是守在家里,是出征上前线,还是把守关口,还是奔波在路上,我们在哪里,哪里就是战场。一个新冠,让我们处处是战场,人人皆战士。

这是一场战争,一场残酷的战争,一场有代价的战争,但却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无论多少伤亡,多少牺牲,多长时间,我们终究必胜。自古以来,只要是战争,一开战,就没有赢家,但这一次不一样,我们与新冠的一战,最终的赢家,不是别人,一定是我们。

因为新冠,让我们更为我们的国家骄傲!

疫情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国家一声令下,我们都把自己封在了家里。面对一场没有预演过的战争,一个国家和政府要多么英明,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如此正确无误的决策和指令。一个怎样的国家和政府,才会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这样如此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位置,不惜任何代价,尽全力去减少伤亡和牺牲。又是怎样一个国度,14亿人啊,同一个步调,同一个行动,同一个心跳。在这里,新冠虽然张牙舞爪,张着血盆大口,大开杀戒,但我们并不畏惧,因为我们背后站着一个强大的国家。疫情带来的寒冷恐惧虽在,但我们并不害怕,因为我们感受更多的则是大家庭带来的温暖和安全。不明就里的指责、猜忌和埋怨,我们勇敢面对,因为我们有14亿同心的同胞共在,我们并不孤单。

是我们的国家,用最快速的方式遏住了病毒的咽喉。

是我们的国家,一句"走,咱们回家",温暖了14万万心。

是我们的国家,用最科学的态度和最严谨的数字,还原着事情的真相。

是我们的国家,在与死神赛跑,全力抢救着生命。

是我们的国家,创造着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这些震撼人心的词汇。

是我们的国家,用踏踏实实的脚步,用实实在在的举动,创造着奇迹。

一方有难,八方伸出援手,这就是手足兄弟。十天一个医院,这就是速度和实力。一个个血红的手印,主动请缨上一线,这就是无私和大爱。一个个白衣天使的倒下,这就是平凡中的大无畏。一个个逆行而上的背影,这就是甘愿赴死的大悲壮。

一个个身影,一个个面庞,一个个片段,知名的,或不知名的,都是我们国家的好儿女。有这样的好儿女,就有这样的国家妈妈。没有一个国家妈妈,能有她这样的历史和文化,沉淀5000年,厚重而悠长。她的儿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中熏染长大:天破了,我们来补天;太阳多了,我们就给它射下来;山挡住路了,我们就把它给移开,这是怎样的一种大无畏中的大气魄。孔孟的仁义礼智信、老子的上善若水,几千年的思想碰撞与融合滋养着我们,爱中的无私与忘我,融进我们的血肉,成为了我们的天性。

华夏走了5000多年,一路行走,一路磨难,跌倒过,受伤过,但都挺过来了,“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多难兴邦,磨难中的行走一次次挺直了我们的脊梁,强壮了我们的筋骨,坚强了我们的精神。国家若强大,山河则无恙。

是新冠,让世人再次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大爱和大义。

是新冠,让世人看到了我们国家的正义和大度。

是新冠,让世人更加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的关爱和温暖。

是新冠,让世人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实力和强大。

我们国家虽然不是因为新冠,成为了那样,但我们国家,却是因为新冠,让他们看到原来我们本来就是那样。 让他们也看到,中国复兴,不仅是我们的梦,更是我们脚下的路,我们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踏实了,在往前走。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国家是个好妈妈,我们都是好儿女,我们是这样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正是这样的家国,给我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滋养我们去成长,一直以来,我们的成长,都是趋向阳光,向上再向上,可能有所迂回,可能有所缓慢,但却从未停止过。我们爱我的家国,也为生在这样的家国而骄傲。我们发自心底无数次感叹:何其有幸,今生能够生在华夏家!

是新冠,让我们停下来等待我们落下的灵魂!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生活着、忙碌着、奔跑着,热热火火。路一会儿这儿堵了,一会儿那儿堵了,喇叭声此起彼伏。车流穿梭如织,除了堵车,没有停息的片刻。人声嘈杂,唯有深夜似乎才会换得一丝的安宁。今天你一个饭局,明天我一个聚会,你未唱罢我已登场,闹闹哄哄。周边在喧嚣,四处在哄闹,你我无处可逃。你在说话我在听,但却无法静心去倾听。亲人等我们去陪伴,可是我却身不由己,有心而无力。花开了,眼看着花儿,心却念着今日必须交的稿子,还没有写完的作业。下雪了,美丽的雪花只能吸引我们停步片刻,因为班上还有我们没做完的工作,家里还有人等着我们回去填饱他们的肚子。生活的火车在飞驰,我们跟着火车的惯性在奔跑,似乎永远没有停止的那一刻。正如《小王子》里的一句话:"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没有灵魂的苍蝇,喧闹着,躁动着,听不到灵魂深处的声音。时光流逝,童年远去,我们渐渐长大,岁月带走了许许多多的回忆,也消蚀了心底曾经拥有的那份童稚的纯真,我们不顾心灵桎梏,沉溺于人世浮华,专注于利益法则,我们把自己弄丢了。"

那我们一路奔跑,一路拼命,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了挣钱?为了评职称?为了当更大的官?为了住更大的房?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到底为了啥,似乎也说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得到什么,似乎知道又似乎不知道,那个东西似乎就像隐藏在云层后面的月影,朦朦胧胧,以为自己能看的清楚,但认真去看的时候,又那样模糊去了。

因为从来没能够静下心来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一路走过来,似乎悬在前面引诱我们就是两个字:钱和权,或者换个词来说,就是名和利。钱权和名利似乎成了一种信仰,理想似乎成了花不完的人民币。实际上,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就有先见之明,似乎在提醒我们后人,目亡即盲,也就是说眼死了,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心亡则忙,心丢了就只剩下忙了,为了名利和钱权,我们的心虽在却犹亡,我们甚至不知道因为什么而忙,忙得就像感觉自己随着急流转呀转,像陷进漩涡随着惯性被卷了进去,无力抽身。你忙,我忙,他也忙,你催,我催,他也催,快,快,快,一切的一切都在往前冲,慢不下来,更停不下来。

白岩松在《幸福在哪里》一文中说得好: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想起沙漠里有一支这样古老的游牧部落,长期迁徙,居无定所,但他们有一个坚持不懈的习惯:那就是每次行走两天,必须停下来休息一天!世世代代,从不例外。曾有外人不解地问部落首领:为什么你们要坚持走两天歇一天呢?年迈的部落首领耐心地解释说:我们的脚步走得太快,而我们的灵魂走得太慢,走两天歇一天,就是为了等我们的灵魂赶上来!

我们也是这样,跑得太快,把灵魂抛在了后面,我们需要歇歇脚,等一等我们落下的灵魂,一起找回我们丢了的心。

是新冠,让我们的喧嚣和哄闹归于沉寂。疾驰的火车来了个急刹车,一直播放不到头的生活剧突然来了一个暂停键。外面的喧闹戛然而止,忙于应酬、很少回家的老公不得不回家了,疲于职场的妈妈突然有时间陪孩子了,冷漠多久的夫妻有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用来缓解关系了,以前没有时间做的似乎有时间可以做了,以前不重要的现在似乎重要了。一个暂停,让我们突然明白,不得不喝的酒原来可以不喝,不得不去的应酬原来可以不去,不得不做的工作原来可以不做,不得不开的会原来可以不开,不得不聚的聚会原来可以不聚,拥挤不堪的道路原来可以这样宽敞安静,经常想逃离的家原来是这么安全温暖。看到病毒折磨的人,看到前线的生离死别,看到疫情中众多的无奈,才明白,幸福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守在亲人旁,简单的一日三餐,你好,我好,他好,就是幸福。

因为新冠,我们放下手中的工作,推下各种应酬,宅在家里,静下心来想一想:生活,生而活着,要为什么而生,要为什么而活。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关乎到每一个人生命安全的大事件,才能给这个浮躁的世界来个急刹车!让我们都冷静思考一下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是新冠,让我们真正思考谁才应该是我们的星!

新冠病毒,这个隐形杀手,来去不知所踪,凶猛无比,它给我们所带来的伤害和生死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个确诊者和死亡者的统计数字,看起来冷冷冰冰,了无生气,但每一个数字后面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父亲或母亲,是丈夫或妻子,是儿子或女儿,撕扯着亲人的心,割裂着筋脉骨肉。每一个个位数的增加,即使是小的不能再小的"1",对一个家庭而言,意味着的则是全部,意味着死亡、失去、痛苦、破碎和绝望。死亡是可怕的。

但是,面对死亡,有人选择逃避,有人却选择迎难而上。都说新冠带来的疫情是一面镜子,不仅能照出谁美和谁丑,还能照出谁是妖怪,谁是真正的救世主。国难当头,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候,有7成的明星选择了出国避难。那些明星,他们在中国捞了数不清的金钱,顶着粉丝给加上的耀眼光环,拿着天价的片酬,随便一个代言的收入可能都是寻常百姓一辈子的奋斗。他们在最危难的时候,抛下了我们。原来,你的颜值高不高,唱歌好听不好听,电视剧演得真不真,哭得像不像,穿的靓丽不靓丽,背包大牌不大牌,危难之时,并不能拿来救命。你不仅不救命,患难也不愿意相共,有的不仅不共患难,还有点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的意思。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可以给你光环,也可以收了你的光环。给你星的位置,你不发光不发热,不指引正确的方向也就罢了,你还玷污它,那你就下去吧。

曾经说过,死,谁都害怕,不管你是谁,都不能轻贱任何一个人的生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亲人和家人,每个人的生死都会牵动着亲近人的心。我们可以从容赴死,但我们却不愿意因为我们的死给自己的家人和亲人带来无尽的悲痛和哀伤。那些被我们冠以光环的影视明星们,他们的命是命,那我们那些逆行而上的人们呢?他们的命难道不是命吗,他们难道没有亲人和家人吗?借用网络上的一段话来说:接近100年的年龄段的人都在为了国家的安危奋斗。84岁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指导工作,73岁的李兰娟院士抗战在疫情一线,63岁的郑杨教授驻守重症病房,57岁的张定宇院长从病魔手中抢人,46岁的退伍军人刘森波主动请缨前往武汉,35岁的江勇不辞艰辛为医护人员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27岁的民警赵闯奔赴各地为患者谋一线生机,23岁的朱海秀护士放弃阖家团聚只为求治更多病人,20岁的刘家怡说:"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战疫前线,有多少人倒下了,再也没能站起来,据统计,"战疫"第44天时, 有72人以身殉职,5名90后,还有2人仅26岁。这些逆行者中,从院士到普通的无名人士,不是他们不要命,是他们在以自己的命换他人的命。他们也有家,只是他们认为大家比小家更需要他们。也正是他们,再次刷新了我们的三观。是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让我们看到,知识才是救命的良方。是他们,辅警,司法人员,医生,护士,快递,民工,让我们看到,普通人,普通的工作,心系大家,做好本职,就是我们的英雄,就是我们的星。也正是他们,让我们看到,最美的不是光鲜的衣着,精致的妆容,而是逆行的背影,防护服下笨拙的脚步,汗湿的脸庞和衣裳,还有满含泪水的目光。

都说自古英雄定太平,太平盛世看戏子。这次灾难之后,戏子这颗星,也该下去了吧,我们富国强民的路,需要那些能够指明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正确行走的星。

是新冠,让我们开始思考:今后怎样行走才能配得上我们所遭受的苦难!

记得董卿在《朗读者》里给苦难所带来的痛苦有个最好的注解:痛苦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一语道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中国古代文人有多少沉郁顿挫的痛,就有多少达观不屈的逆境重生。1849年,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参加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险遭枪决,最终他是戴着手铐脚镣离开了彼得堡,开始了漫长的流放生涯,但是痛苦的牢狱生活并没有击垮他,相反把他推上了文学创作的巅峰。他曾经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说"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我想这句话的含义是,即便我们在最恶劣的境遇,我们仍然有着不可被剥夺的精神的自由,可以选择以尊严的方式面对痛苦,而这种选择本身,就彰显着人性的高贵。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他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品格和智慧,而只有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够享受到由痛苦转换而成的财富。

对一个人来说,苦难所带来的痛苦可以转化成一种财富,一种受益终身的财富。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何尝不是这样。我们不喜欢苦难,更不期待苦难,但当我们遭遇了苦难,我们不会逃避,更不会畏惧。台湾作家牧也在《跌倒》中说到: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落叶。云,跌倒了,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太阳,跌倒了,才有了静谧的夜晚。所以,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让我们在跌倒时,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我们华夏同胞就是这样,用最美丽的姿势,用最响亮的声音,面对苦难,异口同声发出一声吼,不惧怕风雨的人,风雨就是助威的呐喊!

疫情还在持续,和新冠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当我们回思这次经历的时候,感悟良多,这次经历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刮骨挖肉的伤亡和苦痛,也缓慢了我们的经济,但许多年后,回头再看,这次经历,我们不仅仅在失去,同时也在得到。它擦亮了我们的眼睛,聪灵了我们的耳朵,清洗了我们的灵魂,摆正了我们的方向,同时,它给整个民族所带来了的价值转向,所产生的凝聚力,所带来的国际战位,以及牺牲背后的民族大义,都会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往前迈出更大的一步!只有历经磨难的国家和民族,才会更有希望,才会更有力量,才会行走更久远!

也让经历了这次经历的我们,我们这些华夏儿女们,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和直击灵魂的触动,这样的经历,铸就了我们的成长,寻求到了我们的本心,并碑刻了见证!每次的磨难都是大自然对我们自我觉察和反省的提醒!每次的磨难都是见证人心提升觉悟的时刻,磨难中的牺牲和伤亡不正像谭嗣同那样,用自己宝贵的生命,点亮我们前行的照路灯,指引我们前行的步伐!活着的我们,用感恩的心活着,用更加坚定的步伐去行走,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和责任!

很多年后,当我们面对我们的孙子,我们的孙子的孙子,说起这次灾难的时候,摸着自己的心口,敢于说:我们的行走,一路走来,配得上我们所经历的苦痛,和我们所遭受的失去!

王红英书于2020庚子年3月8日

声明:文章仅代表创作者本人或所属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机构。

关于我们 服务协议 帮助中心 证书验证

服务邮箱:rmzz@people.cn     服务热线:010-65363866(服务时间:工作日10:00-18:00)    创作者交流QQ群:190793094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